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企业资讯 查看内容

整车厂应该与零部件企业同甘共苦

2013-9-29 10:43|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1212|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编者按:来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不断地得到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的消息。

    汽车作为资金需求量非常之大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搜狐汽车特邀请业内专家,深入汽车零部件领域,审视金融危机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并试图寻找对策。

    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先生接受搜狐汽车的采访实录:

速度放缓之后能够使企业静下心来做调整

  董建平: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尤其是对实体经济有什么影响。现在大家都很担忧,一个是有人在国际上已经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已经开始造成影响了。现在对我们这边的金融界,他们非常的紧张,对于我们的实体经济,汽车行业来说,影响已经开始了。但是大家还在担心、还在观望,很担忧这个事情,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接触到那么深。

  但是我们的出口,像整车出口,已经开始降得比较多了。一到八月份,出口完成了340.5亿美元。整车出口是50多万辆。八月份出口了5.57万辆,缓比下降了17%多。同比下降了5%点多。发动机也是下降得比较厉害,8月份出口,缓比下降了13%点多。这是国外的需求下来对出口造成的影响。

  从零部件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出口OEM方面,生产线一停,组装少的话,我们的OEM肯定就受影响,下降比较快。OEM主要是一些关键的件,发动机变速箱,都是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但是这都是一些合资的,外资企业多一些。

  从零部件,从售后市场来看,这个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国外的保有量在那里,美国两亿多的保有量,将近三亿的量,保有量还是要维持的。从我们了解来看,售后市场的出口没有怎么受影响。但是,国内的售后市场,尤其是现在大家有一种恐慌的心理,对自己的钱看得比较紧。钱袋捂得比较紧,可能对明年的市场有影响。我们今年的生产、销售都是往下走的,增长都是11%12%。到了8月份已经是负增长。

  搜狐汽车:45678连续几个月环比负增长。这个速度放缓,包括宏观的经济、整个经济都要放缓。

  董建平:但是我觉得汽车肯定还是有一定的速度。现在有人很悲观,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的经济,我们的GDP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我们的汽车市场还是会有相应的增长。就是不像原来那样的增长,原来那样的增长太超常了。我也不主张,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增长对我们心态也不利,对我们的健康发展都不利,很浮躁。

  我觉速度一下来,对我们也是好事情。我们正好能利用一下这个调整时期,从整个行业调整一下我们的心态,让我们自己冷静下来,企业多做一些内部的夯实基础的工作。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加强我们研发能力的建设,练好内功。外部环境你没有办法控制,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你没有办法控制。但是内部的事情是可以控制的,要扎扎实实的把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好。

相信政府的宏观调控 还需要静观其变

  搜狐汽车:上周五,我去祥龙资产的副总裁,叫乔梁,他现在做汽车发展的投资,他说汽车零部件是最不能投资的,第一个是机械行业的利润率极低,不到5%

   还有一个,如果遇到现在汽车信贷紧缩,主机厂把他降价的压力压到下面,利润基本上就压没有了。目前来说,这些投资者对汽车零部件比较不看好,但是这是他个人,并不代表其他投资人的意见。目前汽车零部件面临着严重的资金收紧,订单受到主机厂的压缩。

  车卖不出去,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把库存压在自己这里。第二个选择是,有一些自主品牌,干脆不造车了,原来零部件的订单可能取消,把库存压到零部件厂商那里。现在零部件厂商很困难,有的可能就坚持不住了,会不会出现重组加速的情况?

  董建平:在这样的经济紧缩的情况下,理智的零部件厂商,虽然有实力,但是可能也不一定会去兼并。因为是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因为市场在萎缩。扩大能力没有必要。大家都在往外收缩,所以有一些企业绷不住了可能就出局了。我们的主机厂,一些自主品牌的要想长期的发展,如果采取把所有的货物压在配套厂那里,自己定的零部件不要了,做零部件的模具也都根本不管了,这样下去,以后谁还敢跟你合作?这是比较深的问题。可能对于有一些这么做的企业将来是致命的打击。没有零部件肯定没有整车了,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和零部件站在一起,这个时候不能自己跑,把烂摊子全部仍给零部件。

  搜狐汽车:上游完了的话,下游肯定也得完。

  董建平:这是大家议论的观念问题,这个观念要好好的反思。

  搜狐汽车:这个时候政府,包括您这些行业的组织,这时候您觉得这场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还不是很大,现在能够做一些什么工作?

  董建平:大家现在从心理上来说,已经开始比较冷静下来了。这个时候大家要静观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把投资、对外扩张的计划都应该要停止了。要好好把自己的家里的事情做好,从内部、从企业的基础工作,技术、管理、各方面的工作要做好。

  我们现在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因为我们的金融并没有完全开放。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国家的财政积累、这么大的税收量的积累。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能力还在这里,有这么多的资金。国家没有钱、都靠银行做就很难了。所以国家在保持一定GDP增长速度的时候,肯定会出台一些政策,比如说拉动内需的政策。

  因为汽车工业是一种带动性非常强的,对上下游的带动性非常强。我们现在汽车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大概是2%。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希望国家在这个时候出台一些汽车的购买、使用方面的政策,起码不要出现限制政策。第二,能不能出现在资金上针对汽车的消费,有针对性的放松一些金融的政策。否则的话,我们整个GDP,靠别的行业来拉动,房地产已经不行了。因为汽车的泡沫还是少,房地产的泡沫多一些。汽车总共也就是几万、十几万、二十万。而且我们最近几年对买车方面的信贷控制比较严,前几年稍微放松了,出了一点问题,现在基本上都还可以。政策再宽松一些,可能对汽车的销售尽量让它保持一定的增长。从我们产业界来说,好象都在说严冬要来了,因为这是百年不遇的。从政策上,我们相信中央、相信国家会有能力来渡过这个难关,靠我们的控制能力,可能采取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

整车厂应该与零部件企业同甘共苦

  搜狐汽车:赵英老师跟你是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变数就是宏观调控政策,这个能力是非常强的。

   我再问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您觉得假如说金融危机来临或者过去之后,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坏的冲击将是怎样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最好的前景将是怎么样的?您觉得最坏的打算,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我们是最好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董建平:我现在还没有答案。如果真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衰退了,国外一下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金融,整个都比较箫条了,这很可怕。我们汽车、轿车会首当其冲,这些私人的购买。过去我们一直都是商用车,国家的投资一减少,我们马上销得不好,投资一上来,我们马上就起来了。现在私人用车的量越来越大了,企业对市场的判断越来越难了,用户买不买我们这个车,很难控制,个性化的需求、地域上的差别,这很难了。

  如果是这样一个经济危机,国家经济滑坡了,大家的收入都没有了,轿车肯定没有了,轿车没有了,我们整个的销售额、产量都会大幅度的下降。这对我们汽车行业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卡车还有一些需要。他可能不会受到这么剧烈的影响。整个老百姓没有收入了,对每年的轿车需求,心里想买,但是从经济上面是比较困难了。

  我们整个汽车工业从长期来说,经济对汽车的需求,汽车的市场还早,只要我们国家在发展,对汽车的需求,长期来说还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们的公路修了这么多,都有买车的欲望。长期来说还是更加不错的。

  零部件来说,不一定就不能投零部件,而是因为零部件和整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一辆车开发出来,在市场上有很好的表现,它卖了多少钱,利润是大家分的。

  国外好的整车厂,他们很成熟,知道这些钱不能都让整车厂赚。经济箫条的时候,下面马上就死了,如果大家好的时候,我挣10块钱,你挣1块钱。我们自主品牌要跟国外的学,而且零部件厂为你整车投的钱,为你这一个车型,因为他的零件,轿车不会装在你上面也行,装在他上面也行,我对你这个企业投了工装、模具、研发,这些东西你投完以后,你赚了钱了,你收回了,我零部件厂没有收回,你能说你的车型成功了吗?你应该把我投的加到你上面才行,因为是你让我做的。我定一件衣服,量完尺寸,都做完了,你说我不要了,谁能穿谁穿去吧。人家裁缝能干吗?道理是一样的。为你定做的你不要了。如果是碰到这样的情况。而且都是配套不固定的,今天你欠我款,我有意见,你说我不要你做了。这样一弄就更完了,我来压,谁便宜我买谁。这样的话,零部件的质量就会下降,他会改变材料、改变工艺,他东西减少,采取那样的办法给你提供。你要便宜,认价不认质。这样的做法是害人害己的,自主品牌要健康发展,主机厂对零部件的态度要改变,不改变肯定都是死。整车厂和零部件厂是很战略的关系,很固定的关系,投零部件为什么会亏本?肯定不会的。而且零部件技术含量都很高,很多车子的技术都在零部件上,不是在整车上。零部件要弄死了,整车肯定上不去。

  搜狐汽车:董老师今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同甘共苦。

  董建平:对。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