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中央企业“十二五”转型升级战略实施纲要

2013-9-29 10:50|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708|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切实转变中央企业发展方式,实现“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制定《中央企业“十二五”转型升级战略实施纲要》。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

“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坚持突出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管理升级,致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1.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户数由2006年的169家调整至2010年的122家。电信、民航、钢铁、医药、航空工业等业务板块通过调整重组,优化了竞争格局。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步

 

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36家。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按照国有资本占有量计算的主业集中度和户均占有国有资本额显著提升。

 

2.产业升级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速度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初步进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现代服务业逐步推进,在电信、航空、航运、商贸等服务行业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淘汰落后产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4008万千瓦,占全国“十一五”关停目标的80.2%,淘汰落后炼油能力2780万吨。

 

3.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年均增长25.4%,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8.5%。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达到10.7万项,增长3倍,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万项。在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特高压电网、支线客机、4G标准、高速列车、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12000米钻机、实验快堆等领域和重大工程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4.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创新积极推进,通过加强战略、产权、财务、投资、风险和信息化等基础管理,

 

集团控制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企业管理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

 

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可喜成绩。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加大,建设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节能减排重大科技成果,普遍加大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万元产值(可比价)综合能耗下降20.3%,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1%,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

 

在充分肯定中央企业“十一五”转型升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央企业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外延性扩张模式,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突出表现在:部分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风险较大。部分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主业不够突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风险较大。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好。许多企业“大而不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还有很大差距,许多产品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产业布局还不尽合理。中央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还比较低,很多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创新尚未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不少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相对低迷增长期,新兴市场国家迎来赶超新机遇;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型跨国公司加快调整全球战略和产业布局,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产业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要素成本价格持续上升,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在新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下,企业只有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要素资源,通过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做强做优,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推进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

 

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基础,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企业发展向内生增长、集约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转型升级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增长方式由主

 

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企业竞争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资产运行效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

 

2.产业结构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规模显著扩大,率先突破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大部分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各类主要产品质量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牌建设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4.产权和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企业主业集中度和户均占有国有资本额显著提升,结构优化,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

 

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产权结构持续优化。中央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完善。低效、无效资产有序剥离退出。 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率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环境保护居全社会领先水平。到“十二五”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类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力争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绿色经营样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鼓励企业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布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1.推进企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把调整重组、完善企业整体功能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按照战略协同、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鼓励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沿产业链、价值链调整重组,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布局,掌控核心技术。根据中央企业的战略定位,推动“四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从有效发挥中央企业整体优势、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出发,实现“五个优化”,即:优化国有资本在有关行业或领域上的分布;优化国有资本在区域间的分布;优化国有资本在产业内部的分布;优化国有资本在企业间的分布;优化国有资本在企业内部的分布。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加强规划引导,发挥中央企业整体优势,构建特色突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领域率先突破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产业化。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改造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和生产工艺条件,加快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普及推广,提高先进产能比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把企业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大宗工业原材料、危险化学品、食品医药关键生活品等重点领域专业物流通道和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电子商务的深度应用与发展。提高科研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形成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各环节“一条龙”服务链条,提高科技开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发展工程咨询等专业服务。支持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

 

(二)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1.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储备和开发,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在产品设计、性能、质量上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产品战略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选择适合的产品策略,不断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展一批高端产品。 2.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将保障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建立诚信文化。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装备、推进精益制造,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检验监测手段,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强化质量保障责任,结合行业特点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和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体系。

 

3.加强品牌建设。制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推进自主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和差异化,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知名品牌。

 

(三)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1.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管理。加强科技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融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立足高端,正确选择科研方向,确定企业科技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

 

2.加强研发体系建设,调整技术结构。根据企业确定的未来主导产业和技术主攻方向,加强内外部科技资源的整合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研究,确定重点科技专项和优先发展技术项目,调整企业技术发展结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3.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重视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成果的创造、应用与保护工作,引导企业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技术标准工作的运作模式和机制,为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法律保证。加强创新成果的确权工作,推动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在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大批核心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运用,重视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提高知

 

识产权成果的资本化运作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与标准工作的良性互动,争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并努力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

 

(四)加强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推动管理升级,夯实企业转型升级基础。

 

1.优化组织结构。加快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按照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的原则,完善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

 

2.提高集团管控能力。缩短管理链条,管理层级原则控制在三级以内。增强集团在战略管控、投资决策、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力,加强境内外产权管理。完善集团授权体系,在提高集团管控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

 

3.加大管理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战略、产权、财务、投资、风险、信息化等基础管理工作,广泛运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管理相融合,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信息技术在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创新。

 

(五)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按照国家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清洁、节约、安全发展,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淘汰不符合节能要求的老旧设备和生产工艺,推进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水和节能降耗,加快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使用。推广节材技术工艺,发展再生循环和节材型包装,促进金属材料、石油等原材料的节约代用。

 

2.促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按照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实施计划和清洁生产水平标准,推动清

 

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加强水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污染物减排。加强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及冶炼、铅蓄电池、基础化工等行业的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上下游产业优化整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

 

3.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制定并全面实施企业安全发展规划。推动安全技术攻关,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严格执行,科学准确考核,培育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安全监管专业队伍,全面提升境内外安全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国资委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加强委内各厅局的协调配合,发挥监管合力,增强对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全面推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工作。

 

2.深化改革。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提高国有资本流

 

动性。继续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指导中央企业加强内部资源整合。

 

3.政策引导。加强战略、产权、财务、投资、风险、信息化等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控水平。加强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推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的业绩考核政策。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协助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协调中央企业转型升级与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衔接。

 

4.重点推进。根据中央企业发展现状,选择实施情况较好和面临转型升级任务较重的部分企业,作为转型升级战略实施的示范和重点。指导上述企业研究提出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目标、方向和具体措施,加以重点支持。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总结和推广示范企业先进经验;加大对转型升级任务较重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推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全面开展。

 

(二)中央企业的主要措施。

 

1.组织保障。中央企业主要领导人要亲自负责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各项相关工作都要有具体负责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转型升级牵头部

 

门,清晰界定各部门、各层级、各岗位在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中的职责职能。优化运行程序,确保转型升级战略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

 

2.完善制度。以构建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长效机制为出发点,围绕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管理升级、绿色安全发展等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系统梳理、修订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

 

3.规划引领。将转型升级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环节,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立足长远,从战略高度把握,明确转型升级战略的总体目标和推进计划。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确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突破方向,并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加强对实施效果的评估与考核。

 

4.狠抓落实。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整体、协调推进。企业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产品、产权、组织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的各项重点工作,在企业规划的指引下,集中资源,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把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战略规划确定的方向投资,聚焦主业。严

 

格控制对产能过剩、没有竞争优势领域的投资,抑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中央企业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认真部署和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推进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