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浅谈央企科技创新战略

2013-9-29 10:51|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606|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浅谈央企科技创新战略

 

  中央企业广泛分布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代表着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特别是近年来,作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力量,中央企业已经在智能电网、新能源、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初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产能规模。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中央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中央企业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争当龙头,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一、央企科技创新与国家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央企的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服从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思路,符合国家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同时又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为央企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

  一方面,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央企业“十二五”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明确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成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重要的方向指引。

  另一方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对企业自主创新采取税收激励、加强金融行业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央企的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创新平台。

  2.央企的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着国家科技创新。

  首先,中央企业分布于诸多关系国家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行业中处于排头兵地位,中央企业还全面参与了我国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科技攻关,各项专利指标都占有较大比重,连续多年获得了全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其次,相对于其他企业,中央企业具有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更丰富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中央企业中的一批科研和设计单位,是我国目前最宝贵、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战略新兴产业,央企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检验国家高新产业发展水平的先行指标。

  二、央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o;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在创新体系、创新投入、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获批建设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9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类研发机构470多家,67家中央企业先后被列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式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走产学研用技术开发路线,先后组建2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6年中央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1244亿元,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59%;研究开发经费701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88%2010年中央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增长到3079亿元,年均增长25.4%;研发投入增长到1911亿元,年均增长28.5%

  3.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央企业通过建立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制度打通职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晋升双通道,不断畅通人才发展渠道;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高端技术人才;通过技术分红、成果奖励等制度激励技术人才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激发全员创新热情,推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经过近几年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央企业已培养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其中两院院士217人,科技活动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分别达到129.8万人和53.5万人。

  4.科技攻关能力显着增强。“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承担了一大批难度大、任务重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国需要突破的11个重点领域中,中央企业都有涉及,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企业参与了15个;863计划的参与率达到29.5%,科技支撑计划参与率达到23.3%。中央企业科技攻关能力显着增强,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通讯、能源、生物、环保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5.技术创新成果显着。历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及绝大部分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有中央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比例均保持在同类奖项的60%30%左右。在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特高压电网、支线客机、4G标准、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实验快堆等领域和重大工程项目中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主要专利指标年均增长都在35%以上。2010年,中央企业申请专利达到52283项,其中发明专利26563项;授权专利30616项,其中发明专利7526项,专利质量也在稳步提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看到央企的科技创新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中央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还面临高能耗、产能过剩等共性问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重要基础件、关键新材料等仍大量依靠进口,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

  三、央企与国外同类先进企业对标分析

  近些年,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和明显进步。但与世界大的跨国公司、知名企业相比,差距还非常大。集中体现在研发投入不足、资源配置较为分散、领军人才相对匮乏、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1.技术创新投入偏低。衡量企业创新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研发集中度,中央企业2009年研发集中度为1.05%,而欧盟1000强企业2009年的研发集中度为2.4%,美国企业2008年的研发集中度已达到3%。根据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2010年发布的全球1000强企业研发投入报告,15家中央企业入围,平均研发集中度为1.2%,分别低于欧盟和非欧盟国家1000强企业平均研发集中度2.72.2个百分点。

  2.高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与美国企业相比,研究人员和高技术人才比重较低。2010年中央企业共有950万余人,高层次人才不到4万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为0.4%,而且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难,流出多。2006年美国企业每1000名雇员中有10人是研究人员,占雇员比例为1%。中央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能够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的创新型领军人才的比重与美国相比更低。

  3.获取专利数量较少。以2009年为例,从申请本土专利来看,2009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获美国专利授权4843项,微软公司获3157项,而中央企业总计获得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891项。中央企业在本国获得的全部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美国一家公司在美国获得的授权总量。

  从申请中国专利来看,2009年日本索尼公司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1970件,而中央企业中申请数量最多的大唐申请发明专利1858件。中央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的冠军企业不及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数量。

  从授权中国专利来看,2009年日本松下公司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113件,而中央企业获授权发明专利最多的中石化获授权537件。中央企业发明授权的冠军企业还不及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获权的1/4

  4.技术创新开放程度不高。从产学研用合作来看,中央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内部科研资源,联合其他研发主体,利用社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的还比较少。而在日本,中小企业广泛联合其他主体进行共同研发,据调查,日本消费者和客户参与中小企业研发合作的占39.1%,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占30.1%。中央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用合作开发模式。从国际研发资金的投向来看,2009年全球1400强研发企业将其34.3%的研发资金投向了美国,30.6%22.0%分别投向了欧盟和日本,而投向我国中央企业的少之又少。中央企业利用社会技术和资金等研发资源远远不够。

  5.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从人才的评价体系来看,中央企业仍把职称作为评价人才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而美国则是围绕人才的研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科学系统。从人才激励机制来看,中央企业普遍执行职务工资和技术工资制,职务工资系数远远大于技术工资系数,很大程度制约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而美国主要实行要素分配,利用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研发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四、央企科技创新战略实施路径

  科技创新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内容。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企业实际,真抓实干,把科技创新战略落到实处。

  1.准确把握创新方向。创新方向是创新的纲领,中央企业应围绕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做好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明确创新战略定位,提出不同阶段企业的科技工作目标、方向和任务。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做出战略谋划;其次要坚持行业领先策略,立足产业高端,居于行业前列,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2.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创新的基础,中央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体系。要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构建合理的创新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要把科研投入纳入企业预算管理,加大投入比重,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把科技创新纳入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完善科技考核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落到实处;要完善企业鼓励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技人才使用和评价制度等,激励创新。

  3.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创新队伍是创新的保障,中央企业应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建立企业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制,充分发挥企业首席科学家和科技带头人的作用,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和研发水平;要加强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交流,努力提升研究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打造一批高素质科研技术人才队伍;要完善科技人才评价、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为企业创新营造环境。

  4.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创新平台是创新的孵化器,企业应搭建不同层次的创新平台。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究,孵化出重大科技成果和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企业的技术中心等专业研发平台,开展专业技术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5.加大合作创新力度。合作创新是创新的有效途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应广泛开展合作创新。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利用科研院所的理论技术优势,提高研发质量和原始创新水平;要加强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联合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创新水平。

  6.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成果转化与应用是创新的目的,企业应加速共性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中央企业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促进技术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