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在全国装备工业‘两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9-29 17:28|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847|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装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客观分析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学习典型,交流经验,提高认识,部署工作,推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范围内配置制造资源成为跨国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新的全球制造体系正在迅速形成。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柔性化、生产组织灵巧化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发达国家加快低端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控制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附加值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不断提升,服务的比重不断提高。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推行绿色制造技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现代工业的必由之路。

 

  世界工业发展的这些新趋势、新特点,是在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信息化的先机,抢占了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环节;一些新兴国家则在工业化进程中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把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相融合,试图在一些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反思筹划先进制造业的“回归”,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只有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行紧密结合,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使我国工业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蔓延,对我国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危机到来后,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亏损乃至出现倒闭现象,但仍有更多企业在行业整体下滑时还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技术进步,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了市场响应速度,提升了服务水平,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例如,大连机床集团借助数字化设计平台,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2008年,新产品占销售收入的44%,全年实现利润4.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在当前工业呈现整体向好的运行态势下,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仍然要保持强烈的紧迫感和忧虑意识,必须坚持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工业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劳动者素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实现“两化”融合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工业领域“两化”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部署以来,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初步明确了“两化”融合工作的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先进试点在钢铁、化肥、造纸、棉纺织、肉制品加工、重型矿山、轿车等7个细分行业开展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估评价。在区域层面,以上海市、重庆市、南京市、唐山暨曹妃甸地区、青岛市、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广州市和珠三角地区等8个地区为国家级“两化”融合实验区,已初见成效。“两化”融合不断取得的新进展,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作用日益显现。

 

  ——信息化与研发设计融合,正成为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中,提高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了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信息技术融入研发设计的各个环节,提升了研发设计手段,提高了创新产品的能力。汽车行业已经开始普遍使用CADPDM等技术,广州汽车、上海汽车、东风汽车、一汽汽车等企业,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完全实行了信息化设计与管理。飞机制造已经从无纸设计过渡到设计过程和设计数据的全面管理,在ARJ-21新型支线飞机研制中,采用了全新的多厂、所联合协同开发。机械制造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ERP的集成应用。

 

  ——信息化与工业装备、生产过程相融合,促进了工业的精益化生产。我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重大设备研制和改造,开发出一批高档数控机床,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大连机床集团开发的高档数控机床已进入到德国博世、美国通用汽车和卡特彼勒等国际大公司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本土企业。信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有助于实现对生产控制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促进了精益化生产。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在钢铁、石油、电子、烟草、机械、化工、汽车、电器等行业的应用较为集中。

 

  ——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在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工集团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各业务环节的全面覆盖,成本核算到单台设备,车间排产由周计划分解到半天,综合效益得到充分体现。上海电气制定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基础好的企业先行试点,逐步提升集团管理和业务控制能力。

 

  ——电子商务与采购和营销体系创新融合,提高了市场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了企业采购和营销的效率,促进了企业采购模式和营销模式创新,供应链运作的规范、透明、高效、可控、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都开展了网上采购和营销活动,有些实现了在线交易、支付及物流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正在重构工业价值链体系。近年来许多制造业企业逐步将非原创性业务外包出去,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物流行业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物流形态和发展模式,推动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传输。传统的生产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在线监控和远程服务。陕鼓集团利用在线监测和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向用户提供相关故障诊断与检修维护咨询服务以及设计各类机组整体化的解决方案。

 

  ——信息化与区域内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相融合,有效提升了区域内工业的发展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了区域内产业升级的步伐,正在向制造与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装备制造、石化、钢铁、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等优势产业,自主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总体上看,“两化”融合正加速推进、不断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和变革的关键要素,促进了行业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两化”融合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不够深入,思路还需要进一步明晰,缺乏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面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满足企业需求的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仍然薄弱。三是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仍然缺乏,芯片、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企业,一些重大装备和重要产品依赖进口。四是推进“两化”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仍需不断完善。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融合的重点任务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

 

  ——在企业层面,要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全面推进。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形成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推动各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

 

  ——在行业层面,继续组织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典型经验的发掘、总结、提升、推广,以及工业信息化运行监测工作。本次会议将发布装备制造业中机械和汽车两个分行业的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下一步要继续扩大到其他细分行业。

 

  ——在区域层面,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实验区工作。要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四个切入点,把促进“两化”融合纳入到本地区发展总体规划中。引导各地做好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建设工作。

 

  (二)围绕调结构、促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两化)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面宽、任务繁重,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各个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围绕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推进“两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组织编制以信息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提出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技术改造为抓手,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继续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通过信息技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进现场电子监控等系统建设。

 

  ——以信息化手段保障产品质量。抓紧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工业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全程质量监控,能够实现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质量有保证、产品可追溯。提升食品生产的检测、控制数字化水平,增强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实际需要和产业集聚的特点,重点建设中小企业技术管理咨询平台和国际市场开拓服务平台,抓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培训力度。重点推动轻工、纺织和电子信息领域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

 

  继续推动软件在工业领域应用,鼓励重点企业将内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机构剥离组建专业化软件企业,提高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行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继续开展移动电子商务试点。推动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物流信息化规划,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为重点行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

 

  抓紧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培育和壮大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数字视听、软件业、数字内容、卫星应用等新兴产业群。促进关键国产软硬件应用,为“两化”融合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加快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三网融合。

 

  要提早谋划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突破关键技术,优先选择重点工业领域、基础设施、环保监测、公共安全、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加强TD-SCDMA与传感网的密切结合,推进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四)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装备工业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借助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围绕加强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功能部件的协同发展,集中研发制约产业发展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共性技术,提高基础件的工业水平。

 

  加大技术改造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节约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用信息技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推进“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科研设计、中介机构等必须凝心聚力,合力推进。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是推进地方“两化”融合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要把“两化”融合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落实。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政策协商和工作沟通,推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行业协会要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两化”融合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反映行业动向和诉求,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做好经验交流和典型示范推广,加快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企业要有提高推动“两化”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破除“等、靠、要”的传统习惯,树立主体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和对标赶超,从项目规划、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方面切实加以保障。通过“两化”融合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分布推进,根据实际需要务实开展各项工作

 

  各地政府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目标和分阶段任务,制定落实行动计划,务求每一阶段都能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各地制定规划时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专款用于支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要与“十二五”规划做好衔接,建立推进“两化”融合的长效机制。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示范推广、整体提升,逐步构建起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研究政策、确保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为“两化”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研究制定《关于工业领域落实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的指导意见》。要继续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梳理有助于推进“两化”融合的现行政策,围绕推进“两化”融合的切入点,摸清制约企业“两化”融合的瓶颈,研究出台符合实际、发挥实效的政策。

 

  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资金扶持的力度。支持企业在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信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技改资金要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专项基金要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电子发展基金要把工业行业信息化应用以及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市场化作为重要支持内容。各地政府也要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相应的专项扶持政策。

  ()加强评估工作,标准制定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继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评估工作的范围。

  研究建立支撑“两化”融合的相关标准体系。加强支撑环境、基础技术、系统集成、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标准规范工作。

  加强“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地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加快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提高重点行业职工技能。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造就一支与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队伍。

  同志们!召开全国装备工业“两化”融合典型经验交流会,是工信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部署、促进装备工业调整振兴的一项具体工作,也是装备工业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互动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加快融合,前景广阔,让我们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