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库存车都摆到了荒郊野外
一旦鼓励消费政策全面叫停,离开了政府扶持这一拐杖,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且遭遇合资品牌的不断下压,市场份额直线下降—— 关键词 品牌弱 技术弱 产品弱 服务弱 中汽协数据显示,前半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7.35%下降至44.39%,日系由19.39%降至17.83%,而德系势头强劲,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8%,美系也有超过1%的份额增进,韩系和法系则略略上浮。为什么每每遇到市场由“热”转“冷”的调整期,自主品牌总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自主品牌都存在研发实力弱、缺乏强势精品车型、品牌美誉度低、服务能力提升慢等问题,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前提下,尚可依靠低价策略,以“高性价比”获得销量。而一旦失去这根“拐杖”,往往步履蹒跚、踉踉跄跄。 缺乏核心技术 “没有技术的依托,谈品牌生存力是空话。”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曾表示:与汽车工业强国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在零部件上一直是个软肋,特别是核心技术零部件,与国外差距更加明显。虽然现在很多厂家也在做但实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像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发动机共轨技术等,基本上被国外先进厂家垄断,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发展中受到限制很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自主品牌依旧用着三菱或者仿制的其他品牌发动机,外购着国外知名品牌的自动变速箱,安全气囊,ABS,ESP等部件。 当然也有在自主研发上呕心沥血的自主品牌比如奇瑞,但其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只是装载在一部分A520、新东方之子(报价 图片 参数)和瑞虎(报价 图片 参数)上,或是发动机生产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所以装载了ACTECO发动机的产品比装了三菱发动机的车型贵,技术优势反而提高了终端售价,这是一个悖论,却真实地凸显了自主品牌核心研发能力的不足。 专家点评 研发能力的不足除了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国外晚,积累不足外,民营企业资金实力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做研发,动辄消耗天文数字,而自主品牌们又各自为政,没有共同构建一个平台共享资源,无形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无法在技术层面获得快速提升。没有技术的依托,谈品牌生存力是空话。 缺乏品牌力支撑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