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企业资讯 查看内容

加速发展,防止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

2011-11-16 16:53| 发布者: 兵器之友| 查看: 726| 评论: 0

     近两年来,在我国汽车行业有这样一种担忧即:“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传统内燃机行业将走向没落,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且这种担忧呈现蔓延趋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发展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关系,加快发展内燃机先进技术,防止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是我国内燃机行业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度关注:我国内燃机技术呈现被“边缘化”趋势

    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越来越盛的情况下,内燃机行业正在默默承受着一份从未有过的失落。正如中国内燃机学会专职副秘书长吴国明所感慨的那样,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呼声比较高,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被忽视了,感觉有点被“边缘化”。吴国明的感慨有一定的代表性,引起了不少内燃机行业的专家、教授的共鸣。
    吴国明指出,最近跟内燃机行业的专家、教授接触比较多,大家感到有点压抑,现在的呼声比较高的是新能源汽车,到处听到的是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车。以前提内燃机的研发项目比较容易得到重视,但现在电动汽车一来,内燃机节能减排的研发项目就排不上名次了,感觉有点被“边缘化”。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建昕认为,传统汽车节能应该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重,我们现在的并重做得不好,新能源汽车那头重了一些,节能这头抓得不够,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也有同感,他指出,内燃机的工作,这几年的确没有得到国家政府的很多重视,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了。近十年来,国外的内燃机工业飞速发展,我国的内燃机技术方面似乎没有做多少工作,这就造成了我国内燃机技术的落后。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指出:“有人说搞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我们跟不上国际的发展,就不要太投入了,但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大家想法基本上一致了,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都很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替换。”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敏认为,最近几年,政府及社会对放在电动汽车的关注远远大于内燃机节能。不可否认,电动汽车是发展趋势,需要未雨绸缪,但当下最现实的还是传统内燃机的节能。面对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的趋势,不少内燃机专家、教授发出疑问,发展进化了百余年的内燃机,将在当今一代专家手中“寿终正寝“吗?

清醒认识:我国内燃机技术不该、也不能被“边缘化”

    邢敏认为,近几年来,我国内燃机行业发展不错,现在已经是内燃机制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内燃机产量达到7300万台,总功率接近14亿千瓦,无论台数还是总功率都是世界内燃机第一大国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国内燃机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二是内燃机行业的产品结构比较好;三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内燃机行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国内燃机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70年代开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陆续推出了大量新产品;四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看,今年来,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内燃机行业一直稳步增长。内燃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在增强,品种在增加。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内燃机制造和消费大国,但并不是强国,我国内燃机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内燃机行业整体水平落后先进国家10年,油耗高10-15%,排放标准落后1-2个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调研员苏怀山认为,现阶段应该加大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汽车技术是有传承性的,不能因为国外技术成熟,我们暂时跟不上就不搞了,现在研发的节能汽车技术,将来在新能源汽车上还可以继续运用。在5月6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汽车发动机产业沙龙”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保障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的战略选择,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很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命周期还很长。王秉刚预测,“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要经过一个准备阶段,,量会很少,大约2020年前后才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汽车都将占主导地位。即使未来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传统内燃机汽车也将长期存在,只是所占比例会下降而已。将来电动汽车普及之后,内容及汽车也不会消亡。如果全用电动汽车国家很不安全,一旦用电出现问题,交通将陷入瘫痪,内燃机经过了100余年的进化,它的竞品需要有很长的过度和提升时间。电动汽车在2015年前增长不会非常快,因为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车型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链的形成,消费者的接受以及成本价格较高等。现在的电动汽车还不能与传统汽车进行竞争。吴国明认为,电动汽车与传统动力汽车的发展,是不同比例的关系,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过度。发展新能源汽车很有必要,能源需要革命。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传统动力的话,也是在降低排放,在降低油耗,也是在做贡献。如果我们现在用的发动机能够节能,是延长传统能源的使用期,这对我们是很重要的事情。国内内燃机数量庞大,如果每一台都能够节油,那么汽车发动机就会成为节能装置,具备非常可观的节能效益。根据内燃机行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内燃机行业通过技术提升,每年将节省燃油1000万吨,同时推广使用待用燃料1000万吨。
    纵观国际、国内,目前汽车都在向安全、节能、环保的、高品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自然成为技术提升的最重要部件。终上所述,我国传统内燃机技术不应该、也不能被“边缘化”。

加速发展:防止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要防止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关键在于加速科学发展,要用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内燃机技术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效果,来破解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的难题,防止被“边缘化”。有专家指出,要正确处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节能汽车的关系,新能源汽车未来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传统汽车的节能潜力也很大,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愚以为,要有效防止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要在“ 六个加强”上给力:
    第一,要在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上给力。为掌握核心技术,汽车及发动机企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葛红认为,现在关键要自主研发落地的问题,汽车企业需要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建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积极跟踪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发展趋势,加强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交流,从而进行关键零部件的攻关。因此,“十二五”期间,内燃机行业仍然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内燃机工业协会已经制定完成了《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在今年的内燃机年会上发布。据悉,内燃机工业“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是,加快行业机构调整和重组力度,提高行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的开发出现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
    第二,要在加强节能减排上给力。业内人士认为,发动机行业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排放。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发动机排放标准肯定越来越严格,发动机企业应该提前做好技术准备,要有合理的产品规划;二是节能。随着技术进步,发动机在降低能耗方面还有潜力,在研发时采用更节能的设计方案,在制造工艺方面也要提高质量,还有与整车的匹配要更优化;三是应充分利用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各种能源的发动机以后肯定会有需求。内燃机行业是面对两个压力进行发展与调整的,一个是节能,一个是减排。据统计,目前我国内燃机用油占石油消耗量的64%。在石油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内燃机行业必须承担节能的责任,不断提高节能技术水平。传统汽车节能,要继续在传统内燃机的节能上挖潜,着已经达成共识。现在关键是如何落实,如何实现传统技术的升级。湖南江滨机器(集团)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性能内燃机活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以来,紧跟玉柴、潍柴、重康、南汽等主机厂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步伐,先后同步开发出了大量具有欧Ⅲ、Ⅳ排放标准的高性能绿色、环保型活塞产品,创造了国内活塞“八个第一只”(第一只液态挤压铸造活塞、第一只带耐磨合金镶圈活塞、第一只内冷却油道活塞、第一只组合式活塞、第一只摆体式活塞、第一只表面石墨喷涂活塞、第一只异形销孔活塞、第一只电子束焊接活塞)的神话,目前,正在瞄准“欧Ⅴ”活塞产品的研发,实现了节能环保活塞产品的开发由“跟着市场跑”到“领着市场走”的转变。并与玉柴、潍柴等主机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多次荣获玉柴、潍柴、重康、南汽等主机厂商授予的“新产品同步开发奖”、“竭诚服务奖”、“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为主机厂商的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为中国绿色环保活塞产品的研发,为实现我国传统内燃机的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四是尽快推动内燃机燃料多元化的发展。“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万华认为,我国内燃机技术发展需要解决“三高”问题。第一是燃油系统喷射压力要高。目前,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国外已经普遍达到240MPa左右的喷射压力,国内最高只能达到160MPa。第二是增压压力要高。进气缸的空气越多喷的油才越多,这样才能提高单位排量的功率,各种损失也就能够相对减小。第三是爆发压力要高。由于爆发压力不高,直接导致内燃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难度增大。因为只有提高爆发压力,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才能减小,才能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内燃机爆发压力都不高。一方面,因为成本较高,如专家认为,应该下大力气进行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取得现阶段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汽车上很多节能技术未来还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上。
    对于内燃机行业而言,节能减排也是“十二五”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内燃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油耗高于国外15%-20%,排放标准落后。为避免重复“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内燃机工业应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将“节能减排”作为“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节能汽车技术包括汽车小型化、先进内燃机技术、汽车的先进车身、底盘技术、还有混合动力技术等。在传统汽车节能方面,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传统汽车节油最好的技术就是混合动力。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丰田展出的新一代混合动力普锐斯,采用1、8L发动机,日本工况百公里耗油仅4升,售价约18万元,市场竞争力很强。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混合动力技术将节省大量燃油。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包括传统内燃机技术水平的改造与提升,发展替代能源装置和培育新能源三个方面。内燃机工业发展需要多元化动力和替代能源支撑。新能源动力要做好研发工作,因为这是内燃机行业发展的方向。
    第三,要在加强结构调整上给力。专家指出,关于内燃机行业的调整思路,主要是进行产业链的调整,从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过度,从价值链的制造环节向研发与销售延伸。另外,要以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核心是技术结构,技术结构是重要的支撑,但是,技术结构必须和工艺结构相结合。因此,加强铸锻、热处理、表面加工等工艺制造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面对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在结构调整的升级中,要突出“攻高端、夯基础”的主攻方向。一是要主攻高技术产品,如发展节能与减排领域的产品;二是要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如提升传统领域产品的品质;三是要致力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重视发现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新兴业态。
    第四,要在加强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攻关上给力。尽管传统汽车节能大有可为,但先进节能技术却并不容易掌握。业内人士认为,包括节能技术在内的内燃机技术的提升,多是通过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的。而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正是电子控制技术。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使用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基本被博世、德尔福等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连基本的电控技术都难以掌握,更谈不上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李君认为,传统汽车节能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现在我们没有关键零部件,比如电控单元,高压共轨系统等依靠大量进口。所以,我们要建立国内强大的供应商体系,提供小型化技术、增压技术、热管理技术以及电动水泵、电子节能器等关键零部件来实现传统汽车的节能。
    第五,要在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给力。在传统汽车节油方面,内燃机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唯一的,多位专家指出,除发动机外,低阻力轮胎、节能空调、降低风阻系数的外形等,都可以为传统汽车节能做出贡献。内燃机是非常复杂、产业链比较长的零部件,整个装备、材料、测试都是一些基础的体系,我国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开发。要推动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光创新没有技术手段也是不行的。因此,应该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手段。
    第六、在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上给力。目前,之所以出现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的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节能汽车技术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够有关系。因此,要有效防止我国内燃机技术被“边缘化”,加速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令人欣慰的是,此事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据苏怀三介绍,现在国家考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发动机技术、变速器技术等给予一些支持。在传统汽车节能上支持技术的研发攻关;此外,国家支持成立节能汽车技术研发联盟。如果可能的话,在发动机的技术上能否组成一个联合体,或者产业联盟,国家给予支持。这个产业联盟包括汽车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一种发动机技术平台,然后几家汽车企业各自拿回去做差异性的深度开发。这对我国内燃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愿国家政府能够尽快将“考虑”变成现实。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