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不到,记者跨进机具公司厂房大门时,看见了今年技术技能竞赛数控车工组一等奖获得者、公司技术能手肖航,正对着数控界面编制一套变速器下线测试台基座加工程序。 “怎么比我还来得早?”记者疑惑地问道。“我通常是提前10分钟上班。”肖航似乎早已养成了这种工作习惯。 满怀憧憬 扎根人文青山 三年前,毕业于机电学院的肖航带着对青山的无限向往,加入了青山团队,开始了他如火如荼的职业生涯。 “刚进厂时,看着前辈冯志刚技师在一台普车上车一件葫芦形状的零部件,那真的是一种享受。”肖航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还意犹未尽,“他两只手很有节奏地摇着手柄,一刀一刀地车,把我这个学徒都看呆了。”要知道,那可是一件很多人都不愿意接的烫手山芋,经冯技师三个多小时的精雕细琢,一件完美的,工艺品般的零部件完成了。 那一幕就像底片一样,永远保存在了肖航的脑子里。“年轻人,要多学点知识,多看点书,每天那怕只看20、30分钟。”冯技师经常对他说的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要不断进取。 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总经理李培军在一次到机具公司检查工作时,对分厂领导鞠波提出“模具市场要打开,机具公司产值要提升”的殷切希望。心细如发的肖航就一直在想着要为分厂的生产经营做些什么。 模具加工程序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大家都采用“阶段性加工法”,就是把所有的加工尺寸分为几个阶段,加工完一个阶段后,再接着加工下阶段尺寸,直到所有尺寸加工完毕。即使如此,编程所耗费的时间同样很长。编制长一点儿的程序一般得花一个多小时,如果是新来的员工,对相关公式计算不熟悉,可能连程序也编制不出来。“青山是集团公司精益管理的一面旗帜,绝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而给青山丢脸。”想当年,肖航可就是冲着这面旗帜而来的。 遇到问题总爱翻书学习的肖航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学习并掌握了“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这样一来,操作员工在编程序时,只需输入相关基础数据,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实现程序编制,大大缩短了编程时间,提高了数控机床工作效率。肖航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所有数控操作员工,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提高了分厂总体的生产效率。 勇于创新 解决技术难题 去年,奔奔MINI走俏车市。可搭载该款车型的AF514变速器的一根离合器齿条加工却成了爬坡上量的一条拦路虎。“当时采用的是手工磨刀,一人一天最多能车60件离合器齿条。”肖航当时正是负责此道工序的加工,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这道工序的难点就在于该零部件一端的球头加工。 “找问题就是找出路”。还有一个促使他想快点儿解决产品量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手工磨刀技术方面较弱。左思右想的肖航突然想到可用两把机夹刀同时加工,这样效率不就大大的提高了吗?肖航一个人悄悄地做起了试验。 但不知道为什么,开始的几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进刀、退刀、进给量、刀尖位置……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在多次调整实验后,肖航终于找到了是由于刀具的安装角度有待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后,离合器齿条加工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三倍,为该款变速器的成功上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肖航的这股钻劲儿被领导看在眼里,今年1月份,机具公司将一台全新的,价值200万的高精度数控铣镗床交给肖航操作,他在高级技师瞿广平的指导下,成功的调试好了新设备,仅半年的时间,为机具公司节约了115000元的协作加工费用。 肖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工作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最有效载体。我还应该加倍努力,去学习、去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更加好地为青山的发展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