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企业资讯 查看内容

华中药业的绿色之路

2006-10-23 00:00| 发布者: 兵器之友| 查看: 895| 评论: 0

      “绿色”兼有“环保”、“清洁”和“节约”之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无害以及最大限度的节约与利用资源是对“绿色工艺”的诠释。作为循环经济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华中药业公司就是在这片绿荫下,开出了艳丽的花朵:投入600万元解决主导产品VB1产能问题的资金,有268万元来自对废品废料的利用。通过挖潜再造、滚动发展直接节约投资达六、七千万元。同时,这个化工企业成为了当地媒体竞相报道的“湖北省环境治理示范企业”,树立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

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改造原有设备,减少废物产生——
将负效应降到最低
      2004年的华中药业公司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百废待兴。然而,就在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生产等关键环节时,新上任的总经理刘玉亭却做出了一个当时让许多人不可思议的决定:投入资金恢复废水处理系统。自此,华中药业走上了绿色工艺之路。
5200个SBR池里的曝气头被更换,废水处理设施被逐一检修,废水处理系统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活”过来了。紧接着,该公司又投入20多万元实施中水回用系统,实现了废水清污分流。
      如今,华中药业达到了污水回用50%和零排放的目标,基本实现污水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通过地方环保部门在线监测系统,其废水排放指标一律达标。
      同时,华中药业加强对废气、废渣的治理。通过技术创新,投入20多万元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碱液吸收废气处理池,有效地吸收了氯化氢。前几年周围居民投诉较多的现象成为了历史。今年开始,该公司又投入资金,加强了对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去年,全国掀起环保大检查。就在许多环保指标未达标企业被一一关闭、限产或搬迁的时候,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华中药业却在环保的荫庇下得以快速发展。华中人开始理解刘玉亭当初的良苦用心,深切地感受到了环保对于一个化工企业的分量。如今,环保与安全一样,被华中人视为关系企业存亡的生命线。

加强对副产品的利用,尽可能地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作为产品的部分原材料——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在华中人眼中,所谓废物,都是一些有待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为此,他们不断进行工艺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变废为宝。
      如何把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氯化钠利用起来,一直是科技人员考虑的问题。企业必须依靠内部挖潜实现滚动发展的压力,终于使他们下定了攻关的决心,在一个月里,他们天天试验,终于发现了用氯化钠代替生产必需的原料——氯化钙的方法。现在,这一成果在缓解环保压力的同时,也为该公司带来了每月降成本3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目前,华中药业又一个变废为宝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通过工艺改进,科技人员摸索出了一套溶剂回收新工艺,大大提高了母液溶剂的回收率。投入40万元的“溶剂回收塔”9月建成使用,已达到月处理能力2700吨,可为企业年增效400多万元。

在创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关注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风险——
减少毒害材料使用
      “最大的安全隐患终于消除了。”刘玉亭总经理舒了一口气:“而且还使VB1的制造成本每吨降低了约3900元,仅此一项绿色工艺就可让企业每年创利400多万元呢。”
      这个一本万利的举措,就是取消“一氧化碳发生器”。
      一氧化碳,这种易燃易爆且高毒有害的气体,犹如一颗埋在生产线上的“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有“机毁人亡”的危险。华中药业科技人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毅然取消了一氧化碳工序。这在VB1行业是没有先例的。
      “如果不能造福一方,至少不可危害一方。”刘玉亭总经理道出了环保的朴素观念,这种国有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给与了该公司经济上的回报。这将驱动着华中药业继续探索绿色工艺,在绿色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记者感言:两年前,华中药业新任领导班子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投资环保,动机很简单:一个国有的化工企业至少不能危害一方。然而如今,绿色工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而且成为了企业创利的法宝之一。
      华中药业的长远眼光,表现在他们在困难时舍得投入、控制污染排放、加大环保力度、循环利用资源上。在他们看来,治污和环保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能够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事业。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不仅把环保当作一种社会责任,也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谋划,那么,就可真正解决工业环保的内在“动力”问题,使更多的企业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