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中国军工记协兵器装备集团分会组织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负责人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集团)参观学习,所见所闻,获益匪浅。其中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蒙牛集团制定和实施的“三牛”发展战略。 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由10位自然人发起成立的比较典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当时,他们租了一间破旧的民宅,摆了几张掉漆的桌子,几天几夜酝酿出了一个“蒙牛”名字,从此蒙牛诞生了。刚刚创业的蒙牛,面临的是“三无”状态,即无奶源、无工厂、无市场。公司因此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 在董事长牛根生的领导下,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全球样板工厂”拔地而起,蒙牛不仅完成总部第一、二、三、四、五期工程建设,而且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分公司,产品覆盖33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并出口美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乳品行业中最大的出口创汇公司。其年销售收入由1999年的0.37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08.25亿元,增长约200倍,2004年跻身百强行列,并被评为国内企业超速成长第一名(1947%)。从排名之末到百强之冠,这是中国企业超速成长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火箭速度”。 那么,蒙牛集团高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笔者通过现场考察认为,除了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各种因素外,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蒙牛集团“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概括起来就是“三牛”,即:第一步做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国牛,第三步做世界牛。从生产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到创中国乳业第一品牌;从为内蒙古喝彩到为中国喝彩;从中国青城到中国乳都;从自然人出资到香港上市;从整合全国资源到运作全球股市,蒙牛的国际化道路渐入佳境。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战术。正是因为蒙牛制定了这么一个最佳的发展战略,加上创造性地去实施这一战略,因而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创造了蒙牛集团高速成长的奇迹。 笔者从蒙牛的“三牛”发展战略,联想到了我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622”战略目标。在2004年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徐斌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六年两步走翻两番”,即“622”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工业销售收入到2006年力争比2003年翻一番,争取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00亿元以上。集团公司整体上步入经济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高的良性发展轨道,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为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步,工业销售收入到2009年力争比2006年翻一番,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到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在集团公司“622”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制定了切合本单位实际的“622”战略目标。笔者所在的江滨公司也结合实际,制定了“1338”发展纲领即:高举一面旗帜(高举二次创业大旗);实现三大目标(规模大、技术新、职工富);提升三个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本运营能力);抓好八项主要工作(市场和产品开发、人才、质量、成本、全面预算、技改、品牌和人气)。经过近3年的运作来看,情况良好。到今年底,集团公司整体及绝大部分所属企业(包括江滨公司)实现“622”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完全可能。实践证明,集团公司制定的“622”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是一个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目标,是一个催人奋进、凝聚人心的目标,也是一个切合实际、能够实现的目标。如果说,过去,我们对能否实现“622”目标心存疑虑、信心不足的话,那么,通过蒙牛的发展经验,经过我们集团公司上下近3年艰苦奋斗的成功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深信,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集团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集团公司制定的“622”发展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622”战略目标实现之日,就是集团公司腾飞之时。到那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蒙牛真‘牛’,集团公司真行!”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