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总裁张宝林,副总裁马军、刘波,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校长林建华等出席仪式。徐留平、欧可平分别致辞。张宝林、林建华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徐留平在致辞中指出,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于2007年正式合作,成立了“长安汽车——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多年来,双方依托产学研平台,深入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科技创新新形势,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都认为应该进一步深化合作。结合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双方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开创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具有三大亮点:是互动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是多赢的合作。 重庆第一企业长安汽车和重庆第一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强强联合,必将为重庆打造世界汽车名城,为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童小平对合作寄予厚望,长安汽车与重庆大学签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是推动重庆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希望双方加强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发挥服务社会作用,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引导和带动重庆市高等教育和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为重庆新型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欧可平致辞表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和提升能力为突破口,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校企共赢发展而努力。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科技、教育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包括《新进青年教师工程素养培训协议》、《共建“重庆大学——长安汽车协同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协议》、《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等,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攻关、协同创新”,按照“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长期稳定、共谋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促进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进一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林建华为马军以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赵会、庞剑等颁发重庆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十一五”期间,双方合作研究的项目共计208项,研究经费达4659万,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197项,横向项目研究经费约占总研究经费的90%。此次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推动重庆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新华社重庆分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中青网、华龙网、大渝网等媒体的记者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