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篇书页,记录着郭栓柱戎马倥偬的战斗人生。 一枚枚勋章,承载着郭栓柱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从小在革命家庭长大,8岁加入抗日儿童团,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战功十余次……在郭老的娓娓述说中,我们回到多年前那段如火的岁月。 机智勇敢,8岁参加抗日儿童团 1929年,郭栓柱出生于山西沁源县一个贫农家庭,爷爷、父亲、伯父都是共产党员,耳濡目染,郭栓柱从小就受到革命熏陶。1937年,年仅8岁的郭栓柱就参加了当地抗日儿童团,并在儿童团军事训练中成为标兵,后来还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沁源县是当时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郭老所在的城关镇孔家坡村是抗日典范村。郭老说:“当时,我一年能见到薄一波几次,当他到村里开会时,我就到附近站岗放哨。”他回忆说,有一次放哨差点儿被敌人打死,当他发现敌情推倒放哨树,向村里人传递紧急情况后,敌人已经到了眼前,他以最快的速度跳下坡坎,多亏那高低起伏的地形掩护了他,才得以远离敌人的视线。 在革命斗争的磨砺中,郭栓柱渐渐长大。1945年7月,16岁的郭栓柱参加了129师决一旅25团。而决一旅25团的前身正是薄一波创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下属的一支队伍。 决战淮海,陈赓将军为他授勋章 这辈子打过多少仗,郭栓柱已经记不清了,但淮海战役中的南平集阻击战却最让郭老刻骨铭心,老人至今难忘那浴血奋战的场景。 1948年11月23日,他所在的中野四纵队11旅31团在南平集担任阻击任务,上级命令他所在的六连坚守主阵地,严防敌人重点突破。郭栓柱作为支委被安排负责全连后勤和战地救护工作。他边组织后勤战士加固工事,边冒着弹雨跑来跑去;既做思想鼓动工作,又以身作则背弹药箱。战斗中,几个排长牺牲,连长、指导员、一排长和郭栓柱都相继负伤,郭栓柱主动把伤残人员组织起来,重新布置力量与敌人对阵,堵阻敌人前行。阵地上后来只剩下了包括郭栓柱在内的三人,他命令另两人火速到营团报告,请求援助。之后,郭陷入包围之中,他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最后准备,所幸援军及时赶到,在兄弟部队的支援下,很快夺回了六连的全部阵地。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战斗结束清点人数,六连只剩下8人。 “这场阻击战打得可惨烈啦,但我们完成了任务。这场战役非常重要,为后来消灭黄维兵团起到了关键作用。”事过几十年,忆起这一幕,郭老话语中仍透着自豪。 淮海战役后,中野四纵队举行庆功大会,陈赓司令员亲自为郭栓柱颁发了“战斗英雄”的勋章和奖状,在授予他的奖状上写着:“郭栓柱同志在南进以来作战勇敢顽强,战功卓著……”郭老十分珍视这些荣誉,当向记者介绍与他相伴多年的勋章和奖状时,郭老动情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宝贝呀!” 离而不休,乐当革命传统“播种机” 1961年,郭栓柱转业来到重庆长江电工公司工作,直到1989年离休。 工作之余,他爱好摄影,常常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易于感动的心,去捕捉身边美好的事物,反映时代的进步和美好的生活。这个喜好一直伴他多年,直至近年由于年岁的增加才放弃了外出拍摄。 郭老还喜欢把自己的战斗经历讲给后代听,他曾在多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也曾多次到大学、中学和小学讲故事做报告。他说“每次讲这些战斗故事都很激动”,有时讲着讲着还会潸然泪下。前年,已至耄耋高龄的郭老还参加了重庆市《我是明星·2009唱读讲传》大奖赛中的讲故事项目,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活动中,老人身着戎装,胸佩勋章,激昂之情不啻当年血战沙场。 当革命传统的“播种机”,郭老希望用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