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充满无限激情的科研工作者,一个新时代的兵器人,他凭着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新的天地。 曲永杰,共产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自1989年从华东工学院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208所的科研一线,从简单产品的零部件设计干起,到承担起复杂系统的总体设计,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5篇。 入所初期,曲永杰被分配到208所研究室从事设计工作,参加过多种特种装备的课题研究,迅速成为科研骨干。虽然说这些都是预研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也相对较小,但所选课题富有挑战性,技术创新性较强,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上成为骨干,观念上勇于创新的他,在继续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涉足相关专业规划编制领域,先是以学习的身份参加,后来以编写组骨干的身份参加“十五”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写,目前是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相关专业规划编写组组长的身份参加“十一五”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写。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的提高,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谈起规划,他常露出一丝苦笑,他说:“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既要有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又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忙起来没日没夜,平常还要时刻跟踪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分析发展趋势。最要紧的是常常得不到业内人士的理解。”正是这份苦差事,为了行业的发展,他克服一切困难,一干就是十来年。工作是辛苦的,收获也是不小的,用他的话来讲:“参加规划编写这些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一方面,参加规划编写,可以遇到许多资深专家,可以向他们请教、学习;另一方面,编制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要求,迫使你去学习有关的新技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它专业的相关进展,拓宽专业面。”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敏锐的他意识到一个相关专业系统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项目的立项,并大力与兄弟单位协作,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集成出一套概念样机用于技术展示。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一举确定了208所在该领域里的优势地位,项目组被评为总装“九五”预研先进集体,项目也被总装确定为重点专项开展研究,208所如愿地担任了技术抓总单位。该专项不但成为208所的重点发展领域,成为集团公司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成为我国相关专业发展的龙头。在该项目研究期间,作为副总设计师,面对相关专业领域少见的复杂项目,他表现出良好的总体设计能力、技术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针对项目子系统多、参研单位广的情况,他借鉴航空领域的有关标准,在兵器行业,首次编制、推行“接口控制文件”,科学划分任务剖面和技术责任;针对项目中新技术比例高、跨专业技术复合应用多、配套试验方法缺乏的现状,组织编写了系统及子系统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扎实的技术功底、卓有成效的技术手段,使项目研制进展顺利:初样机一次集成成功,全面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正样机一次通过验收,全面达到了设计要求,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 曲永杰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大胆地起用年轻人,从项目论证、项目组织、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进行传帮带,使他们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如今,208所在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已经从一个项目组,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室,原有的项目组成员也都成长为项目组长,成为该领域里独挡一面的人才。 他常说,作兵器人,献身国防事业,值得骄傲,但也是不容易的。面对已经成为老板、外企精英的同学、朋友们的召唤,他犹豫过,也彷徨过,但他始终舍弃不了他热爱的事业,忘不了献身国防的铮铮誓言。他凭着一颗责任心,忘我地工作:他可以独立完成相关专业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精通相关专业的总体设计工作,能比较科学地定义复杂相关专业系统的接口控制体系、确定接口参数;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能准确把握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这些年来,他的辛劳没有白费,行业内人员都认为,交给他的任务,让人放心。 作为集团公司第一批科技带头人之一,面向未来,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攀登之路。在重点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项目即将迈向装备研制,并作为我军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机会来之不易,压力空前巨大,他将一如既往,率领一帮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奋斗在兵器行业的前线。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