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有这样一位巧制小工装的创新能手,他就是公司注塑分厂保电班的彭健师傅,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他一人先后制作了3件小工装,用以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不久前,公司新研制开发的609产品喜获首批量定单投产,彭健师傅在实际生产中针对出现的难题,一次次展示出了他岗位创新的聪明才智。按照609产品的工艺要求,在产品顶部需手工打磨掉残余料把,手工打磨不仅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还极易锉伤产品顶部的表面光泽。彭师傅是个做事爱动脑筋的人,凭借自己多年运用铣床的工作经验,他产生了联想,设计出一顶盔体工装,又自制出一把特殊铣刀,改完全的手工打磨为用铣床切铣。用铣床冲切残余料把工效又快又好。面对他的创新工艺,大家伙真有喜不自禁的欢快。 惊喜还在继续,在组装产品悬挂件时,因其中的塑料附件硬度大、周转间隙小,给一个隐藏期间的顶网挂钩带来很大的操作困难,许多操作工手上碰破了皮还总也挂不上去。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依靠多年保全生涯的丰富经验,他找来一小块PC板,做了一枚带槽型的锥针状PC板工装。这一小小工装的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操作艰苦缓慢的手工劳动变得像穿针引线一般方便实用。许多手上为此破皮出血的工友面对这一小创新竟激动得紧握他的手以表感激。 彭师傅创新小工装接二连三。在随后的K-IV产品生产中,面对手工裁剪料带的尺寸与角度上的手工随意性,给产品的后道工序带来了质量上的不稳定,彭师傅针对这个困扰生产的“拦路虎”,又一次亮出了他创新的宝剑,他又用PC板制作了一个科学合理、操作灵巧的尺角量度器,从而保证了手工下料的精确与规范。更具意义的是这一工装还适合于其他多种产品的应用。 工友们翘起大姆指说,彭健师傅是一个创新小工装上瘾的人。他所在保电班最近被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命名为“创新示范岗”。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