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集团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大江拥有完善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体系,建成了专用汽车、工程机械、汽车车桥、汽车转向器、汽车变速器、铸钢铸铁、锻造、工模具、热处理、表面处理、冲压、焊接等生产线。具有较强的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装备手段完备,拥有较强的CAD/CAM设计开发能力,已通过了ISO9002和GJB9001质量体系认证。 以上这些资源,是大江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大江没有躺在资源上沾沾自喜,而是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学习河北长安精神,走集约经营、内涵式发展之路,让存量资源流动起来。 资源流动 关键在思路 大江集团总经理江信亚说,有资源流动这个意识,这对全公司员工来说很重要。有心、齐心就做得好,无心、不齐心则适得其反。有心者,可放眼未来;无心者,可视而不见。人心是最大的生产力。我们可用“心”经营好资产、资源配置。领导和员工都要转变观念,但领导是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资源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最高效率。2004年,大江集团给下属工程机械厂调整生产场地,把塔机分线,规模增长70%,销售收入净增8000多万元。调整车桥的铣点机到齿轮厂,产量增加30%。今年,将原齿轮厂、转向器厂、车桥厂组建成汽车零部件公司,设备按照专业化、高效率、短流程的原则组成生产线。使得原3厂产能不断提升,车桥的产量翻一番。生产部门、工艺部门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是,什么情况下,人动,设备不动;什么情况下,班组、车间调整;什么时候生产线适度调整,随时知道生产的瓶颈和闲置能力;问题就在于如何解决瓶颈,如何发挥闲置资源作用。内部解决,总是有局限性,那就要扩大到全公司范围来流动。没有思路,不去想办法,资源流动就是一句空话。 资源流动 工夫在配置 大江集团以完善公司培训中心建设为前提,整合教育资源,坚持“内培为主、外培为辅”的职教工作方针,广泛开展常年性的以公司“3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对象的岗位培训普及班;以重庆市名牌高校、高级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依托,采取厂校挂钩联合办学的形式,突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计算机IT技术和机械冷、热加工职业技能等中、高级人才的研修班;鼓励并资助中、青年员工参加高学历(及学位)层次的定向培养,自学成才;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制度,循环往复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各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以及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审工作,实行“评聘双轨制”。 为促进公司用工管理机制的转换,畅通职业技能人员进出通道,切实解决生产中的人力供需矛盾,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公司发展形势的层次结构合理的高职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大江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进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制度。为缓解公司各生产单位客观存在的劳动力紧张、闲置的现状,充分使用好现有生产线上的人力资源,采取内部劳务输入的形式,促进公司范围内的人员合理流动。 事实证明,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进“622”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对现有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大江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大江集团根据产品结构和市场的需求,以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生产为特点,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布局,搭建了新技术平台、制造平台,为突出主业,做大做强打下了基础。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