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装集团公司提出 “七个调整” 的工作思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着重庆市交巡警进社区的工作展开,如何着力深化调整管理方式,让厂区交通安全管理主动与交巡警管理相融合,对于“望江”的交通安全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本文着力探讨在七个调整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对厂区交通安全管理如何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对交通安全管理的新要求,以新的管理方式主动与交巡警融合,打造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交通安全管理的方法,确保厂区交通安全。 一、厂区道路交通建设的特殊性 凡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都建设有与地区公路相互交融的厂区道路。地处郭家沱的望江公司(原望江机器厂)也建设有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46公里,这些厂区道路对外开放,坡陡、路窄,人车混杂。由于没有封闭的围墙与社会分隔,因此厂区内道路上每天运行的各类型机动车辆达3000余辆。近年来,工厂为保证厂区内道路交通安全,专门设置了交通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交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13人,负责维持厂区的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复杂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工厂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的管理,经上级授权下发了厂内摩托车驾驶证、行驶证。随着2004年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工厂为确保交通有序管理而发放的证照皆与国家现行法律相悖而失效。众多的无证无照车辆在厂区道路上通行导致交通安全管理趋于复杂化。其次,厂区内用于产品零件周转运输的自备车辆也缺少交通运输的合法资质,更加重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再次,厂区道路与社会公路互通,社会车辆在厂区道路上穿行过往,而工厂交通安全职能部门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由于执法权的限制对一些违章运输行为无法采取根本性的处罚措施,从而出现了超速、超载、不按标志标线行驶、无牌无照驾驶、沿途漏撒等行为。 三、开展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承担着社会责任,为了方便出行所修建的厂区道路在方便了地区老百姓的同时,也加重了厂区交通管理的难度。目前工厂有国牌运输车63辆,用于职工上下班的自备牌照打班客车14辆,其它自备牌照产品转运车37辆,这此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与社会车辆“亲密接触”的可能,从而也导致工厂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风险。由于交通运输的动态性和厂区道路交通的特殊性,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对于避免厂区内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着力融合交巡警维护厂区道路交通的必要性 随着2010年2月7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交巡警支队郭家沱交巡警大队正式入驻厂区,为加强厂区内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区域内交通的良好秩序,避免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工厂主动与交巡警联系创建雷锋式警队,介绍工厂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交通安全管理的现实问题,并积极通过交巡警平台向交管部门反映以争取厂区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动,与此同时,着力融合交巡警开展的路面勤务执法纠违活动,按照交通厂区执法管理宣传先行的原则,充分运用厂内电视、报刊、内部局域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交巡警工作实际的舆论宣传工作,不仅做到内容报刊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屏幕上有影像,网络上有字幕,而且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交通安全宣传攻势。通过厂警协力,分期分批地组织厂内驾驶证转国家正规驾驶执照的考核工作,先后经重庆市公安局车管所江北分所到厂实地现场考试合格核发正规驾照2000余人,由于交巡警倡导的“边纳入、边规范”对望江无牌无证摩托车开展了现场办理国家牌照的工作,提高了工厂职工摩托车登记注册率,现场办理摩托车牌照550辆。工作的持续推进不仅方便了地区老百姓无正规牌照,也规范了厂区机动车辆的管理,消除了事故隐患,解决了工厂多年来在承担社会职能方面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还对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管理,融合交巡警维护厂区道路交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厂区交通管理与交巡警管理相互融合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交巡警入驻厂区,厂区交通管理与交巡警管理相互融合,使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通过规范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牌照的管理,教育了广大交通安全参与人员遵章守纪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引入重庆市特检中心对厂内自备车辆设备的年度检验,降低了企业交通运输方面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厂区交通管理与交巡警管理相互融合,也提升了企业交通安全职能部门实施厂区内交通安全管理的能力。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