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明星”“大腕”成名以后,总要大谈特谈其成功经验——或是“天资聪颖”,或有“名师指导”、“贵人相助”,或“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但有一点却是“异口同声”的,就是必须把握角色,进入角色。从言谈举止到服装鞋帽,从心理状态到吃喝拉撒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必须符合角色所处的时代、环境、身份、经历,才能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才能塑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他”或“她”来,才能“演个舅子像个舅子”。如果让打长工的整日摇头晃脑作才子状,让“刘姥姥”整日作以泪洗面的“林妹妹”状,就成了“角色错位”,一出戏就要“穿帮”。 舞台小世界,人生大舞台。我们每个人也都在社会生活中、在企业里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特定的角色,或工或农,或商或兵,或“白领”或“蓝领”,也都有个把握角色进入角色的问题。工人就需做好工,农民就需种好地,军人就需习好武,否则也会产生“角色错位”的问题。舞台上,“角色错位”将严重影响“上座率”,在社会生活中,在企业里,“角色错位”于己于企于国可能就是一场灾难。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十年文革”。在那个年代,工人不做工而作“理论家”状,学生不读书而作“战士”状,都去“关心国家大事”、“批判资产阶级”去了。结果,是国民经济下去了,科技、教育下去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十年文革”就是“全社会角色大错位”的结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教训,我们是应该深刻吸取的。 9月20日,公司发出通知,决定结合“七个调整”、加强基础管理和推进精益管理等重点工作的要求,在全体领导干部中开展“我是谁,我要变”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这次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进入角色,明确责任”,解决“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这一基本问题。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使每个领导干部切实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自己所在的系统、单位、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承担的责任,明确自己的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管理重点。应该说,这次大讨论活动,抓住了关键,击中了要害。在公司“七个调整”顺利推进,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刻,再次对公司领导干部猛击一掌,足以证明,我们的“导演”是清醒的,是居安思危的。虽然,活动只是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但是,我们每个员工,也同样需要自觉调整自己,解决好“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问题。 演员把握角色,进入角色,殊非易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其生动写照。我们要进入自己的角色,精彩自己的人生,那也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当工人的要把产品做精,当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把工作做好,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质量,优化结果交付物。无论是工人、技术管理人员还是领导干部,都要爱岗习艺,责任敬业,精于业务,努力成为本工种本专业的“尖子人物”,行家里手。说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不开“黄腔”,努力避免做“穿帮”、“砸锅”的事。 一出戏没有好剧本、好导演不行,但演员不“投入”不进入角色更不行。现在,我们有了“531战略”、“七个调整”的好“剧本”,有了董其宏这样的好“导演”,只要我们2000多青山员工、近百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更投入、更激情地进入各自的角色,各守其职,各尽其责,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青山这个舞台上,演出一场威武雄壮的科学发展的“大戏”!我们的“演员”生涯,也将因此而更精彩!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