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发展目标,要求在未来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专家纷纷表示,这一目标的提出切合民众对“民富”的普遍期待,同时预示着中国未来五年将进入经济内生动力大转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新阶段。 “富民强国”是重大转折 “‘十二五’是中国1949年以来第三个30年的起点。10月15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揭开了第三个30年的序幕,它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和工作指明了方向。”经济学家张曙光对本报记者说,此前我们走的是强国的路子,国强而民不富。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强国富民改成富民强国,这种次序上的颠倒和改变是正确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认为,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是观念上的进步,政策上更加现实。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从“一五”时期就提出过居民收入应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在“四五”时期收入增长仍比较快;但近几年由于体制的变化,收入增长滞后了,而且初次分配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低。由于长期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造成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国内消费市场的萎缩,因此,“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该目标是属于恢复性的。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张春敏表示,今后五年的发展强调“民富”与“国强”同步,表明政府更加注重分配好收入“蛋糕”,使“蛋糕”在做大的过程中能够让更多的人分享,这在今后一段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规划建议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比之GDP的增长速度,未来政府将下更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社保等重大民生难题,使老百姓公平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实现“同步”难在哪儿 “十二五”规划建议是相当完整且具有先进性的,这一点成为专家们的共识。但是,专家们更加强调的是落实。“规划固然重要,因为它能指示前进方向,描绘未来前景,具有巨大的动员和组织作用。但是,规划终究是写在纸上的东西。”正如张曙光所说,“强国”和“富民”用语上颠倒容易,而观念和做法上转变却不易。“强国富民”的路子具有很大的思维惯性、机制惯性和利益惯性,并且有政府的管理行为作保证,其转变不是发几个文件就能做到的,规划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和实施。 张春敏认为,如何增加居民收入、调节分配以及怎样保证“同步”将是未来五年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首先,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中,初次分配很难通过实际的制度建设实现;其次,大部分企业也将面临工资持续上涨、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可以看出,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并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列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目标之一,这无疑是抓到了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所在。 解决难题需破解体制障碍 对于老百姓来说,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自然是最大的“民生”;而从国家发展层面来说,只有广大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才能增加居民消费、增加民间投资,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如何改善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秦池江建议,应着重解决初次分配差距太大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分配权是同所有制相联系的,我国现有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分配由“企业家说了算”,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扫除思想观念的障碍,其次还应从体制、法律、制度作一系列的调整。 张曙光提出,应从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公共服务两方面着手。首先,劳动市场已经形成,劳动报酬既与劳动力的供求有关,也是劳资双方交易谈判的结果,因此建议成立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监督企业改善工厂的劳动条件,促进集体工资协商等。其次,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也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着手。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了扶贫、救灾等的支出,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这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十二五”还需加强。另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监督和制衡,保证这些资金的使用效果。再次,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 张春敏认为,创立合理收入分配机制,应从二次分配上下功夫,即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四大方面进行调整,这是比较见效的办法。秦池江则表示,“通过二次分配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打补丁’,起不了根本性作用”,难点在于一是收入分配不透明,二是信息不通畅,各单位向统计部门提供的工资总额不准确,三是税制本身不健全。(记者 胡萍)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