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陵集团公司政工干部队伍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一)政工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嘉陵集团公司现有专职党群政工干部共7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75%,机构上分别设有组织干部部、纪检监察部、宣传部、工会、团委、办公室为两办合一;对员工人数多、工作复杂系数较高的26个二级单位(子公司)设置了专职党组织书记并兼任工会主席、9个单位设置了专职团总支书记。现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性别比例及职称情况四个方面对公司政工干部进行了分类分析。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有8人, 40-50岁的有22人,30-40岁的有27人,30岁以下有22人,分别占政工人员总人数的10%、28%、34%、28%,其中,经验丰富的成熟政工人员占到了较大比重,同时,也能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有一定数量的青年人愿意加入到政工队伍中,基本上使公司政工队伍能较好的成梯次发展。 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及以上有51人,占65%,大专有24人,占30%,大专及以上人员就占了政工人员总人数的95%以上,公司政工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不仅从政工干部的选拔上,公司提高了政工干部的准入门槛,对政工干部的选拔实行高标准、严要求,提升了政工队伍素质,还要求现有政工干部通过自学和送外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性别比例看,男48人,占61%,女31人,占总人数的39%,公司男女性别比例分别是59%、41%,政工人员的男女性别比例与公司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 从政工人员的职称级别上看,高级政工师有5人,政工师有16人,分别占6%和20%,高级政工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能较好起到承上启下、发挥带队伍的作用,但高级政工师及政工师占政工人员总人数中的比重明显偏低。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一是高级政工人才明显不足。高级政工专业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主要原因:一方面对高级政工师有着特殊要求,成长期较长,至少要在政工岗位10-15年,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政工岗位的吸引力不高,难于让年轻人安下心来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二是思想稳定度不高。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政工部门往往成为先行被精简的机构,担心职位去留,影响了行为方式;二是政工干部工资待遇偏低,发展空间受限,利益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致使政工干部队伍对高素质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样也难留住人才。 三是继续教育支撑不够。由于政工干部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结构的局限,部分政工干部包括高级政工师对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社会领域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生疏,还不完全具备多元化社会中开展工作的能力。主要原因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较为专业的、符合国有企业实际需要的继续教育培训大纲。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客观上影响了政工干部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储备。 二、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目标、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标准和能力素质 (一)企业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企业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目标应是,打造一支思想政治优良、综合素质好,熟悉生产经营,具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精干、高效、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二)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标准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是要有优秀的品质。公道正派是做人和做官的第一品质,更是政工干部必备的作风修养。要想取得人们的信任,政工干部的自身品质、修养、行为都必须是工作对象的榜样,这样才能有根基、有底蕴、有成就。同时,政工干部还必须热爱政工工作,作风朴实,能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二是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的错误行为,为人们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向。政工干部要用正确的见解去改变错误的见解。自身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作对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改变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三是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心理咨询技巧、应变能力、良好的口才、写作能力及综合报告能力等。要求每个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都必须才思敏捷,要有冷静、清醒的头脑,要能准确地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脉搏,要会措词技巧、语言技巧,才能与工作对象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用最小的代价收到最大的效果,以及准确无误地向上级汇报工作。 四是要懂经营管理,熟悉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了能更好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是复合型的人才,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 三、嘉陵集团公司建设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一是通过提高准入门坎,严把入口关,注重政工人员的选拔。建立了政工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和动态管理机制。在稳定队伍和充实力量上双管齐下,把住政工人才队伍的入口关,确保政工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如近几年公司把年轻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纳入选拔党务和政工干部的范围,从政工干部源头上,提升政工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式,优化政工人员的配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批精干、高效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更好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在公司内部实行干部交叉任职制,针对各单位人员构成的复杂程度不同,人员的思想稳定性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思想稳定性差的单位用专职支部书记,人员相对比较稳定、构成相对简单的单位用兼职党支部书记,在分管党务、群众工作的同时,兼管一部分行政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行不仅有利于对复合型政工干部的培养,更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人员配置的必然要求。 三是采取内部培训与送外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强化政工人员政治理论与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政工人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领导水平、现代管理水平和公文写作水平为重点,组织他们学习政治理论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法律法规、金融贸易等相关知识。如2005年,公司机关支部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党课教育等形式,安排了“党员先进性教育”、“业务学习培训”、“如何挖掘自身潜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主动、服从、执行意识,争当完美执行的‘信使’”等系列专题党课活动。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机关政工干部集中收看著名教授余世维主讲的《赢在执行》系列讲座活动、户外体现“执行力”的锻炼活动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党内“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全面提升政工干部综合素质。 四是采取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形式,提升政工人员的能力素质。在工作中培养,是政工干部熟悉生产经营、丰富党务和群众工作经验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嘉陵集团公司重视政工干部深入到工作实际中,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和经营管理知识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在公司内部开展干部多岗交流制,注重拓展政工干部的发展空间,将政工类人才交流到经营岗位,培养经营思路,发展成经营人才,同时,也将部分致力于从事政工工作的经营人才交流到政工干部队伍中去。公司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中层管理人员中交流政工中干到行政岗位任职11人,交流行政中干到政工岗位任职9人。为加快复合型政工干部的培养,公司在2002年,派送了部分政工干部到市场上搞销售,深入了解经营管理,为他们之后回到单位,能够很好地结合生产经营,开展党务和群众工作打好了基础。在去年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公司还提出了政工干部的培养需要采取机关内部交流锻炼、机关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形式,进行多岗位交流,多专业轮换,多环境磨练,全力打造复合型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 四、嘉陵集团公司在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 一是政工岗位的吸引力不够。政工岗位的社会职业声望不高,对于高学历的年轻人来说,缺乏成就感和实现感,同时,政工干部较长时间处于付出与所得两极的不协调,工资待遇偏低,造成一些有专业背景、职业特长的同志不想、也不愿意继续从事政工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工人员待遇和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手段来提升机关员工的向心力,使引得进、留得住高素质人才。 二是对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政工干部自身的经营管理知识不够、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复合型政工人才的要求,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培养和提高政工人才队伍的能力:党群工作融入科研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的能力,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和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五、在建设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方面,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希望和建议 一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建设复合型的政工干部队伍,怎样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去等问题,都希望有关部门能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二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针对政工岗位吸引力不够、政工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从宏观上进行政策统筹,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解决办法。 三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适应国有企业的《政工师继续教育大纲》,形成包括教育内容、素质要求、测评标准等在内的继续教育指标体系,使政工师素质提升和经常性的学习培训有所依据。并以需求为导向,采取统一培训与分级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心理咨询师"、"企业培训师"、"企业文化师"等高层次培训,并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颁发职业证书。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