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党建的思路何以牵引;当国企经营稍显低谷时期,组织工作的举措何以濡沫,一系列的老问题、新矛盾让嘉陵这个百年老字号企业的组工干部着实经受了新的考验与挑战,一段段新曲,一出出新事也由此而生。 铺垫“新”的基石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创新时代,无论国企处于什么阶段,都不能放弃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无论嘉陵曾经身披过怎样的光环,享受过何等荣誉,都不能离开创新这一永续的话题。而“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的古训常常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先决。 仅回望中国嘉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让组工干部在心智磨砺、理念铸就、扎实深入等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遂以此为新的起点,将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他们聚合人力,广纳贤谏,整整半年时间,七上八下,把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党员教育、民主监督管理、联系群众、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等七大块内容,汇集成十余万字的《嘉陵集团公司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制度汇编》,形成63个集指导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制度办法,《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管理办法》、《参与重大问题实施细则》、《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发展党员票决制》,既传承嘉陵党建的优良传统,又给未来一定时期的党建工作以规范和引导,使长效机制有章可循。 一层基石一层就,层层夯实防疏漏。纵的基,横的石相继铸就。产品制造部开展的标准化党支部创建、销售公司的《党总支实施项目监控制度》、集团办建立的“党员二维坐标评价体系”、军品事业部开展的“党员形象群众评”、“党小组互动”……先后而行,让党建工作严而不死,活而有序,有形有神,神形相承,百花齐放。近年来,产品制造部、天凯公司、军品事业部等党(总)支部相继进入重庆市国资委、西南兵工局党委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行列。 抒写“新”的举措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关键是如何改造世界。”嘉陵组工干部深刻理解着这句话的内涵。 他们融入经营工作,让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融合互动,在“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中历历延续。他们围绕“改善无止境”理念,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围绕“品牌提升、价值回归”战略,大兴“品质提升创一流、党员先锋显作用”之力;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着力推进“促改革、保稳定、做贡献”主题活动;围绕全年方针目标,狠抓党内“创先争优”竞赛、“我为嘉陵发展献一策”活动……聚合起先锋队和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他们建队伍,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头脑。党内“三会一课”、形势任务党课、先进事迹报告,让党员们在一次次互动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2007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将结业考试一改十几年来开卷考核的做法,采取闭卷考试,并将最低分数限提升至80分以上。这样一逗硬,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的就进不了党的门。 他们惜人才,坚持“人才兴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三类人才的晋升激励通道和机制,为嘉陵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适时修订《嘉陵集团中层管理人员考评激励办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实施办法》,让上下沟通的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与考核结果相辅相承,相得益彰。2005年,他们又首次引进重庆大学博士工作组,采取“结构化面试”、“公文框处理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对100余名推荐的后备人才进行多方位、多技能测评,80名选拔出来的优秀后备人才参加了“野外拓展训练”。那装订得厚厚的一整套《嘉陵集团中层及后备中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测试个人分析报告》,将每个被测评人员的心理素质、判断能力、思维敏捷度等诸多因素做了个系统分析,为以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使用、培养、发掘人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他们抓管理,强化分类指导与目标管理,将党建工作细化量化。2007年的《党务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和《专、兼职支部书记考核办法》首次把专、兼职书记的工作目标分类细化,又与经营管理目标相融,对考核排名后五位的单位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谈话、帮扶、整改,收效非小。在与一个窗口单位的兼职党支部书记谈话中,组干部部长与其直接切入话题:“虽然党务目标考核占经济目标考核的比重不大,但你的部门是企业在市场的窗口,加强驻外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工作,也是你的职责范围”,该领导十分明了此话的分量,当即找到支委一班人认真研究,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一定要让党务工作有起色。 他们抓关键,把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与能力提升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党内体验式培训,让基层支部书记在“讨论发展新党员党支部大会”的情景、角色模拟中,与普通角色融为一体,现场温习、酝酿和讨论发展工作程序;或让书记们临时组合成三个片区,用一次“党日活动设计”项目激活党务工作者们的创新灵感,把嘉陵“一三五”发展战略、改革稳定及经营管理的中心思想融入其中,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充分展示。 树立“新”的正气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每一次细致的工作都为求实公正的结果,每一项负激励的难点在于将结果面对面。《中层管理人员谈话诫勉暂行规定》将2006年的中层管理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推向最后的风口浪尖,谈话反馈、指出不足、帮助整改,更有甚者要调离岗位或解聘职务。一个与公司领导沾亲带故的同志带着解聘疑问来了,向组干部领导一口质疑出几个为什么。 这可是最考验组工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的时刻!“庇其叶而伤其枝”的利害关系不可小视,碰硬即是扶正——“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看得到,相信群众会客观公正地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当从自身找原因。” 就这么直白,也是这么简单。纠缠个中细节都会无济于事。这是岗位责任使然,在位即便是得罪人也要尽心推动,否则那些制度办法就成了“飞机上弹琴——高调”,那考核工作也就真的成了“木脑壳丢面子——假过场”了。 党组织的严谨严肃就在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一环一节中体现。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假如在松散中失传党的优良传统就是组工干部的严重失职! 展示“新”的形象 在上万人的企业里,一支仅有七个人、人均年龄35岁以下的组工干部队伍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顶得住压力、守得住清贫吗?不少人很难想出道道说服自己。 在这里,既有树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严厉要求,又有部长的亲和、同事的友爱,还少不了民主评议的良好氛围、部长的身先士卒以及老同志的言传身带,一切都在有形有声中熏陶,无形无声中默化。 老宋,成长于组干,在基层作党支部书记十多年后2005年退二线回到组干部。他依然严谨而默默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那年即将进入夏季时,他接到离退休党总支转来曾某要求落实政策享受离休待遇的申请,冒着酷暑、顶过严冬,不厌其烦地往返于重庆市委组织部、西南兵工局、重庆老干局、重庆大坪渝州汽车厂….咨询政策、翻阅查找资料,终于弄清了该同志的历史,找到了落实政策的依据,70多岁的曾某几十年一直在心里的困惑得以解除,万分感激之余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室主任小张,2003年从销售公司调至组干部当干事,工资收入少了近一半,是喜还是愁?利益、岗位,执行、服从,孰重孰轻?即使一时决定服从了组织调动,也难免没有矛盾的心理反复啊!可他坚持了,心灵振荡后的一往无前,就连爱人生小孩,也没休假去照顾孩子和妻子。小杜的丈夫十来年长期销售驻外,儿子都11岁了至今还没有与父亲团聚600天,在领导交办的急难工作任务中,她一次也没落下…… 在这嘉陵组干团队里,无论是领导还是年纪轻轻的干事,互动式讨论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们经常为了一个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即使加班加点、吃盒饭熬到深夜他们也不在乎。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一个个创意的形成、一道道艰难任务的完成,他们感到的是满足、是欣慰。在一个个文件、制度办法的背后,凝聚着这支团队的集体智慧与责任。 在这个队伍里,员工生日必开PARTY,感受集体的温馨与关爱,仅用小周自身的感言“我结婚出嫁那天,就像是组干部嫁女儿一样,部长笑容可亲地来接我,那场面好让我感动哟!”就足以看出情驻而神往之力量。在这里,组工干部的优良传统也是这样一任一任地接过来、传下去。 开启“新”的起点 一流的思想素质、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业务能力换来的定是一流的工作业绩。 在《2007年中国嘉陵集团子公司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那里,笔者看到了由此而促进的经营效果:2007年上半年,集团子公司生产经营首次扭亏为赢,销售收入实现14.8亿,同比增长23.7%; 2007年上半年,集团累计实现产销摩托车81万辆和8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7.53%和23.8%;嘉陵蝉联重庆工业企业50强称号,再次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攀升至66.5亿元; 近年来,在重庆市委、兵装集团党组、西南兵工局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有嘉陵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身影; 在西南兵工局党委组织部那里,嘉陵组干部、组工干部连续多年进入“先进组干部”和“优秀组工干部”的行列; 在重庆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的《实践与成效》一书中有嘉陵《围绕突出问题抓整改,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提供保证》的篇章; 在《企业党建》、《南方文化》、《企业文明》、《政研交流》等刊物中,在各级征文比赛中有他们的风采; 在嘉陵集团最高荣誉中有“双文明单位”的组干部…… |
中国兵器报微博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