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1分!长安汽车以五星的成绩完成了国内电动汽车的“第一撞”。近日从长安汽车传出消息,100辆E30电动汽车已在北京生产基地下线,整装待发进入北京市房山区出租车领域示范运行。
E30是长安汽车以全新模式研发的一款纯电动汽车,摒弃了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采用的“嫁接”方式,从整车到电力系统进行全新开发。2月7日,本报记者在长安新能源北京研发中心见到长安汽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发,他为我们讲述了有关E30的研发故事。
研发中心见激情
长安新能源北京研发中心位于北京理工科技大厦的4层。走进研发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有“长安汽车新能源北京研发中心”的牌匾,还有很多节日的影子———前台处的一棵圣诞树以及一些玻璃门窗上挂着的气球。这些布置似乎与研发中心这样严谨、理性的部门不太搭配,但在记者看来,这里面更多体现的是一份激情。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这条道路上,热情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正当记者四处张望时,杨子发副院长身着白色工作装迎出来,采访在一间会议室开始了。他告诉记者,在这个研发中心,他没有要求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不是因为没有条件,而是希望与整个团队在一起,实现无障碍沟通。
从一个项目到一款车
与团队坐在一起,归根到底是为了研发出优秀的产品。杨子发告诉记者,E30的研发起步于“十一五”时期,当时长安汽车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的一个研发项目。自此,E30以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基础,研发工作从2007年逐渐展开。
E30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据了解,我国很早就着手研发电动汽车了,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汽车主要还是通过改装完成,即将汽油发动机换为电动机。这在长安研发人员看来不是长久之计。比如,由于动力系统的变化,电池的重量较大,大约会增加400公斤的车身重量,如果沿用传统车的钣金设计,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E30电动汽车从研发伊始就明确了目标,要从电力系统到整车同步开发。从2007年起步到2011年7月正式推出产品,在4年多里,长安汽车不断提高对E30各项指标的要求,最终完成了“第一撞”,并拥有该车的自主知识产权。
E30有两大亮点
据杨子发介绍,E30的一大亮点是采用全新车身钣金设计。虽然从外形上看,E30与传统汽车没有明显区别,但车身方面的更改率达30%—40%。
杨子发告诉记者,E30早在2008年6月18日就做过一次时速为64公里的偏置碰测试,当时的效果不理想,经过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出在车身设计上。于是,长安汽车对车身钣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较好的承重能力,还要兼顾硬度和吸能能力,二者要相互融合实现平衡。具体来说,就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在一些关键位置钣金要保证有足够的坚韧度,同时必须具备吸能能力,将碰撞产生的力吸收,减少对车内乘客的损伤。经过试验研发,最终确定选用高强度钢板材料。
另一大亮点是热管理系统。杨子发说,对于传统汽车来说,驾驶室环境是重要的技术攻关难点,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最重要的是电池环境。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选择,但以现有技术水平看,它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对环境温度的依赖度很高。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不行,太低无法充放电,太高则容易燃烧。E30在研发过程中,与零部件厂商共同协作,在电池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热管理系统自动调节控制,使电池能够在一个固定的温度区间内,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研发水平螺旋上升
提到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困难,杨子发没有悲观,反而让记者感觉他乐在其中。关于E30,杨子发告诉记者,在送天津碰撞前,他们在工厂内做过很多次碰撞测试。在早期,技术、设备不够先进,要获取碰撞后汽车各零部件及性能等方面的数据,只能用实车直接撞,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后来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升级,可以通过模拟碰撞来计算各项指标,周期也从开始的一星期发展到后来的3~4天。
杨子发说,他特别享受那种不断提出新想法、模拟试验、发现问题、再提出新想法、再验证的过程。反复的次数多了,有时候有了新的想法,不需要再模拟,他也能预测出大概。
万事俱备等运行
据了解,长安汽车位于北京房山区的生产基地有专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并建成了一条E30电动汽车生产线。杨子发告诉记者,该生产线具备年产2万辆电动汽车的能力。
杨子发说,根据北京市政府要求,本应在2011年内交付100辆E30纯电动汽车,研发团队和生产工人已经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如今,只等政府一声号令,就投入到房山区出租车领域进行示范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