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公交,改革现有的公交管理体制,提高公交出行率,实现台州公交一体化,改变台州公交业发展的滞后局面?从1月10日至18日,台州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组织交通、城建及椒、黄、路三区公交公司的经营代表,到厦门、深圳、宁波等城市进行专题考察学习活动。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公交考察日记”,介绍各地公交发展的先进经验。
中午12点许,我们抵达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厦门。这里刚下过一场小雨,显得格外的清新和漂亮。
城市里看不到一辆摩托车
“厦门的交通秩序很棒,公交车很便捷的。”来接我们的导游小姐 小吴,一上车就先介绍起这里的交通状况。
“没看见一辆摩托车吧。”一路上,小吴着重给我们讲述了厦门“禁摩”的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厦门就计划在城市里实施“禁摩”,经过整整10年的努力,1998年“禁摩令”正式出台,市政府倡导市民“绿色交通”,厦门的公交业由此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厦门岛内的主干道上,在台州街头随处可见的摩托车、残疾车、黄包车等,都不见踪影,甚至连自行车也只零星几辆。
“看来,想发展台州的公交,现在可以考虑计划‘禁摩’了,何况我们已经落后20年了。”市咨询委主任毛平伟感慨地说。
公交路权优先
吃罢午饭后,考察组沿着厦门市湖滨路开始实地考察。在十字道口,红绿灯有10秒钟的时间,让公交车先行转弯。
据厦门市道路运输处副处长施红兵介绍,近年来,厦门市政府一边向市民宣传“公交路权优先”意识,一边斥巨资建设BRT快速公交专用道,并在厦门岛内的“五纵四横”主干道开行高峰期(早:7点至8点半;晚:17点至19点)公交专用道,保证公交干线车辆的准点和快捷。
“我们却要让位给私家车呢。”台州市公交公司总经理倪美富向记者介绍。不久前,因为椒江永安亭道口,每天下午下班高峰期堵塞厉害,走大环线的109路公交被告知改道至机场路通过。
权力“通天”的公交考评委
下午3点,进入考察的“重头戏”:对口介绍。
据介绍,厦门的城市公交是实行国有公司经营的,在营公交线路已经有140条,线路总长近2600公里,基本实现了每300米的站点服务半径,公交出行率达到27.5%,经营额每年8亿元。厦门市政府仅在去年,对公交财政贴补就7000多万元。
而在对口介绍中,令考察人员感兴趣的是几个“特殊机构”。2004年12月,由人大、政协等部门,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和市民代表成立了一个“公交质量考评委员会”。委员们的权力“通天”——经常采取暗访、突击检查的形式,考核公交的服务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
另外,厦门市还专门设立了公交发展协调办公室和研究所,对公交的优先发展,进行长远、系统研究,每年都会出点“绝招”。“公交业的发展,非一朝一夕,需要点滴努力。”厦门市交通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