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人物风采 查看内容

首届中国兵器报新闻奖通讯类优秀作品展示(13-17号)

2016-4-8 14:26| 发布者: 王莹| 查看: 1621| 评论: 0

13.让装备“活”起来

——记某厂军厂双方为部队提供优质高效的接装培训

12302版,作者:刁海波 焦鹏(某军代室)

“这次培训,让我们终身受益,着眼‘战斗力’,从原理入手,落脚于操作,内容精、模式新、讲得透,不光让战士们知道了怎么办,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办,有力地促进了人装的‘无缝链接’,真正让装备活起来了!我代表部队、代表官兵,对军厂的精心授课和贴心保障,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这是某集团军装备部部长在座谈交流时的感言,也是今年重庆某工厂和驻厂军代室共同组织的接装培训工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某型装备列装范围的扩大和速度的提升,该厂军厂双方领受的接装培训任务逐年加重。在圆满完成多期培训的同时,部队也如实反馈了“教材难度大不好懂,教学方法古板不易学,回部队操作手生不敢用”等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手段,解决制约培训效果的问题,真正让官兵用起来、让装备“活”起来?军厂双方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在今年两期培训中,他们坚持以作战需求为根本牵引,针对培训范围广、层次丰富、人数众多的特点,将部队实战需求与军厂职责使命紧密结合,科学组织、创新授课、严格管理、用心保障,有效提升了培训质量和效率,为部队迅速掌握使用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破固有界限,把院校教学请进来。专业理论是基石,必须夯实打牢。军代室副总代表景小飞敏锐地发现,工厂师傅装备用得溜溜熟,但受限于个人学识水平,一讲到原理就言语不畅、磕磕巴巴。于是,军代室主动请来了参训的院校教员,发挥其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会同工厂师傅共同探讨、交流,确立了短、精、快的思路,并针对青年官兵吸收力强、好奇心重的特点,广泛运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让部队官兵在兴致盎然、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必需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倾心搭建平台,把丰富资源用起来。实作训练是重点,贵在倾心用力。为了用好工厂丰富的资源,教室就设在了生产和验收现场,从以往老师讲、官兵听的单向式授课,升级为边讲边听、边问边答、演训一体的互动式教学,让参训官兵更加直观地认知和操作装备。但是,工厂场地和设备有限,接装培训要占用,就必然会影响正常任务,怎么办?“官兵的需求是第一位,要留出最好的时间和资源,全力配合接装培训。”军代室军检站站长郑伟坪说到做到。他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协调员,平时安排在白天开展的工作,为了给培训“让路”,他硬是“挪”到了晚上。他还说服了工厂技术人员和装配工人每天晚上一起加班,把白天失去的进度赶回来,确保了工厂装配、军代表验收和部队培训按照计划统筹有序、协调推进。

紧贴实战应用,把部队需求统起来。故障排除是难点,但必须迎难而上。培训准备期间,多次保障部队演训的高工刘树新提出,部队最担心的是装备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排解,影响训练,我们能不能预先设置一些常见故障,引导官兵用简明的模式,判断病因,找准病根,自己动手解决,为部队下一步形成独立保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他的这一“金点子”,很快就落到了实处,军厂及时调整课表,专门增设了排除故障课程,针对一些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问题,重现情景,还原过程,把专家请上讲台,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讲透故障机理、传授解决措施、说清预防措施。同时,军厂还积极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培训,精心编制了《简明操作手册》,组织部队试用,用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的方式让官兵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部队官兵纷纷点赞。

培训结束时,部队向军代室赠送了一面红红的锦旗,上面写着“心系质量聚力兴装,着眼实战共谋打赢”。这正是军代室全体军代表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激励着军代室的全体官兵,始终坚持“质量至上、部队至上”,为“质量强装”不断做出新贡献。

 

14.百年嘉陵 书写传奇

12323版,作者:杨梅(嘉陵特装)

时至今日,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140个年头。在洋务运动中诞生,历经上海、杭州、河南巩县、湖南株洲辗转搬迁,最后扎根重庆,从一家小小的兵工厂,蜕变为一家集特种产品、汽车零部件、通机零部件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嘉陵在1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用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擦亮自己的名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自强不息的壮美画卷和一部可歌可泣的奉献诗篇。

山洞厂房——抗战创举

曾经它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在战乱中是人们安全感的归属,是坚固的象征,是军事的重要防御工具。它便是抗战时期嘉陵为躲避日军轰炸而修建的山洞厂房。

当时嘉陵叫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抗战爆发后,1938年内迁至重庆双碑,19394月正式复工,以制造枪弹为主,附带生产木柄手榴弹等。而山洞厂房正是当时工厂躲避空袭的一大创举。厂房依山而建,开凿于天然岩壁之中,大小约有40个。山洞厂房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工厂复工初期产量严重不足的问题,194212月,便达到了月产600万发枪弹的生产能力。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设备、设施的充实调整,以及员工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1943年、1944年连续两年枪弹产量超过5000万发,质量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抗战胜利之前兵工署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各厂枪弹质量比赛中,二十五工厂所制枪弹多次被评为第一名,获得银质宝塔型奖杯。1939年至19466月,累计制造枪弹上亿发、手榴弹数十万枚,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钢代铜——铸就丰碑

1956年,随着工厂生产日益发展,铜壳弹耗用之主料——电解铜和锌不断增加,而国家统配供应紧张,依靠国外进口又相当困难。嘉陵提出试制钢弹壳的设想,并拟出规划方案并报请部局审批。1957418日,二机部一局27号文,把“以钢代铜”列为重大技术革新项目。

此后,历尽艰辛曲折,经过8年奋战,19651016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大口径钢壳生产定型,嘉陵终于试制成功大口径钢弹壳,开创了我国枪弹史上“以钢代铜”的先例,结束了大口径枪弹铜壳生产的历史,实现了重大技术革新,铸就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以钢代铜”制造弹壳,在当时即使是科技发达的国家都是从科研部门开始的,不仅要集中各方面的工艺技术专家,而且必须具备门类齐全的测试仪器,首先从理论上研究论证,然后进行各种试验,待基本问题解决后,才到工厂进行试制。而嘉陵在短短8年时间就自行研制成功,这在世界各国的军事工业中是没有先例的。

“以钢代铜”这个重大技术革新的成功,不仅使我国完全摆脱了材料依赖国外的困境,而且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有色金属,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更带来一系列工具、设备的更新,促进了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嘉陵在特种产品发展上取得了突破。2004年、2006年,嘉陵先后收购原国营重庆华光仪器厂、国营益民机械厂实施政策性破产的有效资产,成立了重庆嘉陵华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嘉陵益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由此,嘉陵特种产品科研生产领域得以拓展,形成了以嘉陵特装本部为主体,嘉陵华光、嘉陵益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嘉陵高度重视特种产品科研生产,先后研制成功了数种型号的新产品。同时积极开发外贸市场,出口成套特种产品技术装备,某生产线出口项目实现了嘉陵外贸产品结构、出口领域的拓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首辆民用摩托车——开创辉煌

1978年,当中国历史掀开改革开放新的一页时,跟所有的兵工企业一样,嘉陵同样面临着经营困境。也就是从那时起,嘉陵开始探索民品生产的路子。经过反复调查,嘉陵相中了民用摩托车。

当时,开发摩托车的捷径就是引进国外技术。但在谈判中,国外提出的合作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为了给国人争口气,嘉陵做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造出‘争气车’”的决定。从1979420日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在一无技术资料图纸;二无专用设备;三无原材料的情况下,仅用四个半月的时间,1979915日,嘉陵第一辆“争气车”组装成功。1980年,嘉陵摩托车投放市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不久,中国大地便刮起了“嘉陵旋风”。伴随着首辆民用摩托车的诞生,嘉陵从此走上了一条成功的“军民结合”之路,不仅开创了自己的辉煌,而且引导、促进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转型升级——开启新局

20106月,嘉陵特装公司和嘉陵股份公司实施“五分开”,由此拉开了嘉陵特种产品发展的新篇章。

战略牵引促转型。公司以集团公司“211战略”为牵引,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大力实施“1256”转型升级发展思路,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有力促进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本部特种产品由传统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嘉陵华光初步实现由单一光电部品向复杂光电产品转型升级;嘉陵益民基本实现由传统老产品向世界主力新产品转型升级;嘉陵华西逐步由单一汽车张紧轮产品向轮系泵系转型升级。公司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等主要指标年年递增,经济规模从2010年的5.5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6亿元,利润总额从亏损到实现盈利,2014年更是达到1.0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取得了公司产业整合重组以来的最好业绩。

承担责任增后劲。公司做强做优特种产品主业,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特种产品能力建设,推动特种产品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方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新品开发,着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战略产品。公司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主导特种产品的国内领先地位;发展领域多方突破,已由单一为主转向多领域齐头并进,进入了多个领域。另一方面,将按时完成特种产品生产任务作为最高政治任务,科学组织生产,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市场布局,改善产品盈利状况,实现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举,公司特种产品履约率达到100%。公司先后获得“某重点工程先进单位”、集团公司“211战略第一步贡献奖”、“国企贡献奖先进集体”等奖项和荣誉。

练好内功增实力。公司创新管理方式,将管理提升活动与技术创新、成本领先、精益管理、日常管理等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标管理、专项推进,切实解决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实现降本增效2674万元;人员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在岗从业人员由“五分开”时的4000余人精干到2600余人;员工幸福指数得到改善和提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改善,员工收入普遍得以增长。

创新党建显活力。公司党委始终坚持“1123”党建工作思路,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突出作为、助推发展”,将党的建设目标与生产经营任务同布置、同实施、同考核,强调党、政、工、团“四位一体”,注重“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目标一致,力量合一,共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把“创先争优”活动渗透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市场开拓、新品开发、实现效益等多领域和环节,凝聚成了同心同德的企业向心力,有力地助推了生产经营和企业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公司党委先后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国资委“五个好”党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公司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20148月,公司正式发布了“实、新、精”为核心的“JL135”企业文化体系,企业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顾140年,我们不难发现,嘉陵的历史是一部嘉陵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发展史,是一部嘉陵人不畏艰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奋斗史。百年风雨,百年辉煌。在140年的发展长河中,嘉陵人身上奔涌的是忠诚如一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情怀,折射的是为振兴和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不懈奋斗、一往无前、执著追求的博大胸怀和矢志成为受人尊敬的军民结合型特种装备企业的豪迈气概。而今,站在新的起点,奋发向上的公司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高歌迈进,也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15.烙 印

—— 一个第三代军工人眼中的华强变迁

12364版,作者:赵卫(湖北华强)

 

50年前,第一代华强建设者用隆隆的炮声唤醒沉睡的峡谷,以沉重的钢钎劈开莽莽大山;50载中,华强人历经改革阵痛,商海浮沉,在风云变幻中不改军工本色。明年就是华强建厂50周年,谨以此文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铭记那些挥洒青春汗水乃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三线建设者们!

岁月荏苒,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已过不惑之年。但每每回到熟悉的山沟,嗅到田野中弥漫的泥土气息,灵魂深处潜藏的三线情结便不由自主地从心底迸发,往事清晰浮现,烙印般地镌刻在我的心里,今生难以忘怀。

第一次创业:激情岁月 苦难辉煌

我出生在一个军工世家,爷爷奶奶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太行”。707月,年轻的父母怀抱着8个月大的我,从太原兴安厂奉调宜昌。7月流火,南方闷热潮湿的天气让我这个“小北方佬”浑身长满毒痱子,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哭闹,我人生中对三线建设的第一个印记便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烙在身上,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

我们住在南津关简易楼,公路旁便是奔流不息的长江。我们厂由工程兵和浙江队负责建设,为早日投产,干部职工都佩发了柳条帽和棉垫肩,只要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运到江边,就会义务劳动,抢运材料,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还要组织政治学习。每当母亲讲述这段经历,我都禁不住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们克服生理极限,焕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是坚定的信念、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不甘落后、决不服输的意志在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里,甘愿用自身的苦难成就一个伟大时代的辉煌。

老华强人习惯于以南津关为界,山里的工厂被称为沟里。沟里距沟外十几里远,只有一条高低不平的简易公路与山外的世界相通。建厂初期,厂里没有交通车,妈妈每天凌晨4点多就把我从熟睡中拍醒,背起上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公路沿线三三两两背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们,左边挎着尺把长的小板凳,右边背着装有午饭和孩子用品的大挎包结伴前行。累了,就放下小板凳坐下歇歇;孩子醒了,就顺便喂一口。幸运的话,有时可以坐上运送建筑材料的翻斗车,尽管年轻的司机会故意炫耀车技。有一次,炫技的司机将母亲从小板凳上高高颠起,又重重地跌坐在车斗里,从此落下坐骨神经痛的毛病,现在每逢阴雨天还隐隐作痛。

1971年,我们家结束了沟里沟外两边跑的生活。第二年,我有了一个弟弟。至1975年,托儿所、学校、商店、医院、煤店、粮店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大规模基建结束。1981年,葛洲坝蓄水,我们曾住过的南津关王家沟永远沉没在涛涛江水之中。

职工住房靠山,沿溪修建,溯溪而上有6处聚居点。沟里的生活简单而平静,军工保密单位、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三线职工感到无比荣耀。绝对宽松的课外生活,赋予家属子弟们幸福欢乐的童年:冬天上山赶兔打鸟,夏天下河游泳摸鱼,在田间地头尽情享受着山里孩子特有的野趣。即使是每周一场新闻简报加“老三战”的露天电影,也不减孩子们划圈占地的热情。沟里业余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体育赛事几乎不断,响彻山谷的呐喊助威声在无数寂寞的夜空中回荡。父亲作为工宣队的文艺骨干,吹拉弹唱、小品相声样样在行,他表演的《库尔班大叔》至今让老一辈子人念念不忘。

通向山外的交通车依然一天一班早出晚归,人们日复一日在家和单位的二点一线间变换着身份和角色。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几乎家家开荒地、种菜园、养鸡鸭,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并在平凡的世界里播撒着希望。

虽然,高耸的大山阻断了都市霓虹,幽深的峡谷隔绝着外界喧嚣,却压抑不住对山外世界的强烈渴望。儿时的我常躺在冬日暖阳下的草地,仰望着山尖慢慢飘过的白云,渴望走出大山,活出比老辈子人更精彩的人生。

1982年,工厂争取到国家脱险搬迁政策,1984年开始新厂区选址。19887月,20余栋职工宿舍落成,600余户职工家属喜迁新居,第二次创业在宜昌拉开序幕。

第二次创业: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传说,凤凰每500年要背负着人间痛苦和恩怨情仇自焚于熊熊烈火,以终结美丽的生命来换取人世间祥和与幸福。浴火重生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永生的火凤凰。

在大搬迁中,公司组织了几支年轻棒小伙搬家队,为职工义务搬家。在厂区,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沟放电缆,植树搞绿化,用绞盘、滚杠、撬棍、倒链等原始工具完成设备安装,实现当年搬出、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1989年春节,职工们在二室一厅的新居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都市夜空中不时投射的礼花映衬着一张张质朴的笑脸,年的味道格外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公司从意大利引进药用丁基胶塞生产线及全套工艺,建成国内第一条丁基胶塞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垄断。1992年,我从职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公司纪检监察部工作。此时的公司面临特种产品吃不饱、无民用产品的困境。为摆脱困境,公司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水养鱼”政策,尝试了农用车、自行车轮胎、工业脚轮、旅游鞋底等产品。但高度自治的经营模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缺乏长远规划、不计投入产出、应收帐款过多……至1997年,除丁基胶塞产品保持高速增长外,其他民品均投资失败,公司账面几乎无流动资金,生产、职工工资依靠银行贷款,机关单位管理、技术人员每月仅发200元生活费,其余工资打白条,仅2000年下岗进再就业中心的员工就多达300余人,企业处在倒闭的悬崖边。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公司没有放弃胶塞产品投入,不断扩大产能和行业影响力。1999年,获得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授予的“中国医药包装龙头企业”称号。200110月,国家债转股政策又一次使公司化险为夷,与华容、信达共同成立的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使企业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2006年,历经坎坷的公司迎来建厂40周年,这一年我也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2009年,公司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国有企业,荣获中国医药包装协会颁发的“中国医药包装事业突出贡献单位奖”,“兵华”牌胶塞第三次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奠定了胶塞行业龙头地位。2010年,公司实现利润3400万元。

华丽转身 描绘第三次创业蓝图

2011年,公司经营遭遇“地震”,劳作一年仅实现帐面赢利57万元。20122月,公司亏损近400万元,部分干部信心大挫,部分员工方寸悸乱……

20123月,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将重树信心列为首要工作。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作风整顿,强化“打狼崽”、“打内鬼、防外贼”活动。坚持“专、精、特、强”发展道路,确立了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二大主业,特种产品、人防、丁基胶塞和多层共挤膜四大产品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胶塞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优势产品,硬是在国家限制抗生素使用、药厂普遍减产情况下,实现量跌价增。加快军民融合,公司人防产业异军突起。2012年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68万元,同比上升15%;实现工业增加值14487万元,同比上升52%;实现利润4326万元;在岗员工收入3637/月,同比上升21%

如果说,“把企业当家庭、把员工当兄弟姐妹”将员工聚沙成塔,那么“在一起、可持续”更激发出全员的拼搏斗志。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公司形成了独特的“战略、忠诚、和谐、风险”四大文化,持续开展“安全保密、环保、质量、腐败”四个零容忍活动,企业在战略目标牵引下,沿着做优做强道路不断前行。

2013年以来,公司先后撤销总工程师办公室及石台、余姚、株洲等三个分子公司,合并塑业和制盖两个子公司,收拢五指攥紧拳头。以精益改善项目为抓手,相继在四分厂、五分厂实施了配料系统自动化、除边上料装置自动化、灯检自动识别系统、焊接机器人、装炭自动化装置改善,持续提升装备和制造水平。仅炼胶一个流改善,就提高劳动效率40%,缩短产品加工周期30%,中间在制品数量下降95%,每年节创价值75.76万元;2013年通过集防滤器生产线工序拉动和节拍控制,人防产品生产能力同比增长219%,特种防护产业成为公司第二个产值过亿的产业。几年来,公司坚持胶料战略储备,平抑成本波动,打破胶料价格决定经营成败的“魔咒”。

2013年,公司利税达到1.05亿元,经营净现金流入9918万元,带息负债余额减少近一个亿,年末银行存款和承兑汇票余额达到1.57亿元。职工年人均工资分别达到5.97万元,较2012年增长38.42%2013年,我购买了商品房,拥有了私家车,曾经在父辈们身上才有的自豪感又回来了。

长远的发展眼光,稳健的精细管理,使公司效益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51亿元、利润606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6.7万元。效益提升,使员工充分享受到发展“红利”。2014年,公司为全体员工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实施了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全员体检、调高保健津贴、高温补贴、午餐补贴、高温假等惠民政策,员工私家车达150余台。

2014年,公司提出:全力打造华强黄金10年,争做医药包装行业“隐形冠军”、特种防护领域领先企业。当前,公司正充分利用国家“退城进园”政策,稳步推进以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第三次创业,实现“搬出水平、搬出效益、搬出形象”,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红橘绿时”。今年是公司提出打造华强黄金十年的第三个年头,未来几年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还会很多,但我们坚持做医药包装行业领域“隐形冠军”、做特种防护领域领先企业的决心不会改变,建设百年基业的雄心不会动摇。志存高远,心会越飞越高;脚踏实地,路会越走越顺。我们坚信,拥有50年历史的华强会更美丽!

 

 

16.四载耕耘铺就成长路 “三个转变”再踏新征程

——写在万友汽车融入中国长安四周年之际

12433版,作者:贾惠娟(万友汽车)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从201112月融入中国长安成立万友汽车筹备组到后来成立万友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一千多个日夜的艰苦拼搏,凝聚着每一个万友汽车人的智慧与汗水;四载风雨,激情豪迈,万友汽车紧紧围绕中国长安领先战略砥砺前行,收获了累累的果实。

4年来,万友汽车从融入之初、一切待兴的崭新公司成为业内领先的汽车营销和综合服务供应商,两度进入中国汽车经销商百亿企业联盟,位列201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榜第21位,重庆市汽车经销商集团第一,并上榜2015重庆市企业百强第26位、服务业企业百强第11位,顺利搭建起中国长安旗下专业化的汽车营销平台,逐步成长为中国长安除整车、零部件之外的第三增长极。

4年来,万友汽车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中国长安的决策部署,狠抓营销服务,打造万友品牌,发展目标逐步明晰,管理体系日臻完善,规模效益取得突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有声有色,集中国长安资源优势和西南公司营销业务辉煌的历史、优秀的团队,拥有20余年品牌积淀的“万友”商号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组耀眼的数据显示,万友汽车累计实现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6.7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19.3万辆,增幅15.6%;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0.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3亿元,增幅高达57.2%;利润总额增长1.6倍。今年110月,万友汽车累计销售汽车15.7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全年预计可实现汽车销量18.6万辆、营业收入159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40%

4年来,万友汽车实现了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幅、收入增幅大于销量增幅的增长模式,步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万友汽车是如何取得这些骄人业绩的?在这收获时节,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万友汽车改革发展成长路程。

强化战略牵引 大力培育发展能力

战略就是力量,战略就是方向。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消费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给汽车行业也给万友汽车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汽车“链式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长远发展先机,成为企业生存发展迫在眉睫的必然思考和战略抉择。

制定正确的战略是关键。4年来,万友汽车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实际,制定、调整和优化企业战略,在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战略重点,建立起有特色的战略规划。

在公司成立初期,根据整合后新形势拟定了营销服务业务发展规划(简称“C3”十年规划),充分聚焦资源,发挥整合优势,明确提出了“创造汽车营销综合体新模式,成为中国汽车营销一流企业,铸就中国长安第三增长极”的发展目标。之后历经细化完善和组织实施,战略体系不断优化。

2014年,万友汽车在深入行业分析及对标先进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打造中国长安第三增长极,成为国内一流汽车营销和综合服务供应商”为发展愿景,制定了“以贸易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以商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转变”,即“三个转变”的经营理念,以“精耕细作汽车营销市场,创新综合体建设,大力拓展新业务”为战略重点的“2025”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强有力的战略目标牵引下,万友汽车走上了以改革促发展、谋转型增效益之路,通过战略引领、规划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经营模式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公司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万友汽车围绕三个战略重点,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打造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精耕细作汽车营销市场,推进精细营销管理,单店运营能力大幅提升。万友汽车编制下达年度经营计划,搭建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运营管控体系,提升单店管控能力,主要品牌销售能力有效提升,去年,长安轿车和长安福特较2012年分别增加41/店·月和39/店·月,平均销售单价也由2011年的4.31万元/辆上升至6.73万元/辆。

创新综合体建设,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运营效益初步显现。深圳综合体安居房项目完成建设并已销售1456套,去化率72.73%,配套商业门面全部销售;汽车城项目创新采用BOT方式合作开发,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全部4S店主体结构验收;酒店公寓项目已签订BOT开发协议。合肥综合体已有福特、克莱斯勒等64S店正式运营,实现年租金收益480万元,园区实现汽车销售7000台、收入9.7亿元的规模。杭州综合体一期157亩工业用地完成摘牌,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业务,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万友汽车开展新业务发展研究,推进下属分子公司积极尝试网络4S店、精品装饰、客户俱乐部、钣喷中心、定损中心、独立维修中心、上门服务、二手车置换等业务,逐步形成利润贡献。线上推广取得实效,网上集客成为主要营销渠道,去年网上集客占总集客量40%,网上销售占总销量10.63%,今年网上集客量占比达44%,在此基础上,万友汽车正探索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思路。引进沃尔沃品牌,重庆万州、南滨路沃尔沃体验店相继开业,实现中、高端品牌引进的成功探索。

践行“三个转变” 深入推进转型升级

转变思路天地宽,转型升级谋发展。4年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今年汽车行业下行、销量增速放缓的发展态势,万友汽车深入践行“三个转变”,深化业务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聚焦汽车后市场。万友汽车形成服务业务拓展思路,制订《践行“三个转变”,从服务营销入手》专项培训方案,深入一线培训与督导,通过专业化、差异化、高品质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延伸服务业务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经营新的增长点。去年实现延伸收入较2012年增幅高达166.35%,利润较2012年增长高达136.9%;今年延伸业务继续纵深拓展,预计同比增长30%以上。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对用户要超越期望、创造感动,让用户达到感动境界就取得了核心的信任,用户的信任就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万友汽车积极探索客户关爱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聚焦客户需求,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培育万友品牌的忠诚客户群体。

随着家庭轿车消费量不断增长,如何为车主提供更加贴心、全面、全程的汽车生活服务成为经销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万友汽车“三个转变”的经营理念,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得先机者得天下。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4年百亿经销商集团综合实力评估显示,万友汽车在规模性、盈利性和成长性三方面均表现不俗,盈利能力和盈利潜力较2013年均获大幅提升。

注重价值创造 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万友汽车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将抗风险能力也列为工作重点,为公司改革发展筑牢基础。

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万友汽车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所属子公司资金实行全面集中管控;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清晰、规范、畅通的预算操作流程,促进预算与滚动计划的衔接。

构筑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风险审计、财务稽查巡视和重大项目专项审计,作为公司风险防控常态化管理手段,力争及时、准确规避管理风险并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两个责任”落实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规范权力运行,开展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专项巡查,立行立改;按照集团公司、中国长安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公司两级领导干部中全面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谐万友风正气清。

党建文化强企 筑梦百年万友品牌

巴山渝水,人杰地灵,百年万友,服务万家。

从当年响应号召挺进大西南、踏上艰苦创业之路,到今天业务区域遍布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北京、天津、广西、浙江、安徽、深圳等多省市区,营销服务体系覆盖网点214个、二级网点428个,屡屡成为当地市场的领跑者。

“万友”20余年的历史沿革,是一段适应变化、迎接挑战的历史,是持续创新、创造价值的历史,是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的历史,是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历史,是忠于使命、追逐梦想的历史。

为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筑梦百年万友品牌,万友汽车不仅积极改善业务和运营模式,更考虑铸造团队、留住人才、营造氛围。

“有形化”做优党建工作。尽管商贸公司经营区域广、行业跨度大、党员分布相对分散,万友汽车坚持党建工作全覆盖,并与经营、管理、培训相结合,让员工通过党建提高自身能力,获得实在利益,从而提高企业忠诚度;采取走访慰问、救助扶持等形式,推动党内关爱帮扶机制,让党建体现在企业的效益、员工的收入和幸福上。

以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和谐万友。万友汽车启动“最美万友人”岗位实践活动,大力发掘先进典型,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实现发展效益与精神文明建设“双赢”,用“万友”精神育人铸魂,努力将公司建成创造财富、播撒文明、分享快乐的大家庭。2013年被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重庆市文明单位”。

万友人的担当,还体现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爱心送考、捐资助学、关爱孤残、抗震救灾……处处活跃着万友人的身影,企业发展不忘回馈社会,万友品牌深入人心。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站在新的起点,远瞩未来,万友汽车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公司“十三五”时期各项任务,以“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员工价值,打造百年万友”为使命,激情拼搏、阔步前行,持续推进“三个转变”,致力成为国内一流的汽车营销和综合服务提供商,续写万友汽车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新的光荣和梦想!

 

 

17.全力聚焦质量攻坚战

——昆仑多举措提升特种产品质量纪实

12442版,作者:魏红艳(西安昆仑)

“严控超差代用,杜绝关重件超差代用”,这是今年5月上级在产品质量工作会上对特种产品质量提出的严苛要求。对昆仑公司这个仍然以传统机械加工为主的老军工企业来说,是个异常艰巨的挑战。

面对严峻形势,公司迎难而上,全力攻坚,用扎实的举措和不懈的努力,换来了特种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公司特种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受控,质量损失率为0.7%,低于控制指标0.41%,较上年同期下降0.26%;某产品等重点产品实物交付质量明显提升。

完善制度标准,从源头全面加强产品质量。面对更加严格的特种产品质量要求和更为严峻的质量形势,公司从产品源头抓起,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设计、工艺、操作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审查,细化有关产品质量各个环节的各项制度办法。半年多来,公司相继细化和完善了试验前状态检查管理要求、过程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工艺纪律检查和点评管理要求、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电子元器件筛选质量监督检查要求、特种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管理制度等,填补了空白环节的管理,使每个环节任务责任明确,作业有标准,资料有据可查,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和形成了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

大力实施“精品工程”,重点产品实物交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结合科研生产实际,公司以某产品的质量提升为突破口,提升整体特种产品质量。今年3月份,公司与相关部门经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启动实施了“精品工程”,从人员配备,完善工艺、严肃工艺纪律,工装管理,特殊、关键过程控制,不合格品的处理、外协外购管理,试验过程控制,售后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内容,明确责任要求,推进质量提升。近半年来,相关职能部门每月组织对7个方面36项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督促,并通过召开信息会、专题会等进行通报和发布;开展工艺优化和生产准备检查,提出工艺优化改进意见和建议82项;对7个生产单位进行工艺纪律大检查,发现问题24个,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联合审核和监控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控制,开展热处理过程、表面处理过程监控共20次;改进设计3项,新增工艺15项,完善和细化技术文件8份;联合启动了可靠性增长工作,从6个方面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公司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问题梳理工作和第二阶段的重点问题确定工作。“精品工程”的切实推进大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生产交付进度和质量稳定性,每个产品平均出现的问题数量从多达十几个减少到2~3个,外场试验所耗费的时间也大为缩短,明显提升了产品实物交付质量。

扎实开展“强管理、降损失、创精品”质量主题活动,公司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司在2015年质量大会上,深入剖析了2014年度典型质量案例,部署了2015年度质量主题活动。利用新时代认证中心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次监督审核,以对公司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审查为契机深入整改,完善了锻造铸造过程工艺、某产品关键过程明细表、质量手册等文件,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质量管理,要求生产单位如实填写现场质量问题反馈单,质量管理处组织进行问题分析后,下发书面的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任务节点,并采取工联单、专题会的形式,完善质量问题的数据档案资料,注重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督促研究所制定了《设计文件更改单填写要求》,使设计文件更改工作标准化。督促生产单位制定了《仪器和量具管理制度》,细化了《弹簧试验件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责任,避免了问题重复发生。分层次深入学习贯彻上级装备质量工作会精神及集团公司特种产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各项要求,开展班组长专题质量培训。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各级人员质量意识,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精良装备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路,公司将一直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不懈努力。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