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让世界认可中国

2016-5-9 15:34|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1200| 评论: 0|原作者: 兵器离退休干部局车道沟一支部退休干部 杨楚泉

 
让世界认可中国
 
——讲述中国互联网先驱王运丰的感人故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87—2006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刊登了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兵器专家组在中国互联网初期发展中,从计算机的点对点联接、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接入国际网并获美方认可,到组建CANET网、国内的推广应用和注册中国的顶级域名“cn”等的完整过程。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在西方国家封锁、禁运,国内通讯设备陈旧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但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兵器专家组在重重困难面前,继承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兵工精神。树立了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为中国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付出了全部精力,从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他们为此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我作为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项目管理者,深深感受到在世界互联网还在学术应用的初期阶段,王运丰领导的项目组就能使中国成为较早进入全球网络的重要成员,使我国互联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基本同步,与国际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也相差不多。从弘扬兵工精神、传承兵器文化的历史责任角度,有必要重点讲述一下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王运丰的感人故事。

 
借鉴德国入网经验 让世界早日认可中国

      王运丰教授精通德语和德国的风土人情,通过西门子计算机用户协会三次学术交流的机会,以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措恩教授是德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人,而且是德国坚定支持TCP/IP网间传输协议者,与美国科学基金会所属网络(NSFNET)的科学家团队保持着经常性联系。王运丰与措恩教授的通力合作就成为项目取得快速进展的关键所在。
      1986年,按照王运丰与措恩教授的谋划,我和计算所(ICA)研究室主任史寿生访问了卡尔斯鲁厄大学,并与副校长E-ACTHAUS签订了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协议。协议的第一步计划规定:“在计算所(ICA)和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建立点对点联系,尔后联入现有国内和国际网络,中国方面要进一步打开连接其它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通道。”从该计划内容可以看出,这正是接入国际互联网所必须的完整步骤,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才使得项目迅速打开了局面。
根据措恩教授的提议,我受机电部委派,于1987年11月9日率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计算机联网讨论会。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和措恩教授专门介绍了中德网络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会后,大会执行主席和CSNET、BITNET的执行委员接见了中国代表团,并向中国代表团转交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任斯特芬·沃尔夫(Steven wolff)签发的,对中国接入计算机科技网(CSNET)和美国大学网(BITNET)的认可性贺信。贺信的内容是:“BITNET和CSNET的电子邮政向中国的延伸是电话和邮政业务的实质性加强,它将会促进我们与中国科学家的协作,我支持你们组织所作的努力”。
      这封贺信打开了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大门,它标志着美国对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在政治上的认可。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接到白宫的通知,宣布这个许可无效。这时,沃尔夫坚持了“互联网是开放的,应该排除政治因素影响”的神圣原则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他采取了“不是事先申请许可,而是事后请求谅解"的办法,承担了这个责任。
      在这里,我也联想起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布鲁斯特(Brewster)的一件类似的事。当时正值越战之际,美国政府规定,凡以道德或宗教名义的反战者,都不能申请奖学金,而这位校长为了维护耶鲁大学传统的学术自由精神,拒不执行政府的这道命令,仍然坚持以申请者成绩作为发放奖学金的唯一标准。后来人们称之为“当年最伟大的校长”。在我们的心目中,沃尔夫也正是这样的最伟大人物。
      2007年9月,在措恩教授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的召集下,在德国举行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0周年纪念会。当时对中德合作项目作出过贡献的德国、美国、爱尔兰等国科学家大部分到场,在会上胡启恒首先着重肯定了在建立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过程中,这些国际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在这次会上,沃尔夫回忆说:如果没有当年中德之间成功的电子邮件连接,1994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全功能介入的许可将有可能被推迟很多年。
 
世界各国对网间传输协议存在标准之争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对网间传输协议存在标准之争。当时德国科研网络(DFN)就全力支持开放系统互连体系架构,而以措恩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于1984年中期与美国CSNET连接成功(采用的是TCP/IP架构),并发出了德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虽然当时德国DFN也提出与CSNET建立连接的请求,但遭到美方拒绝。因此,卡尔斯鲁厄大学实质上已经成为CSNET在德国的中枢。了解这个背景,使我深刻体会到中德网络合作项目能在普林斯顿会上作报告的关键意义,在于它有利地推动了更多国家的计算机选择TCP/IP协议。同时也不难理解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真正内涵,是为中国成为全球网络的重要成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5年措恩教授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西门子分会的学术交流会上,已经把美国计算机网络看做是国际制式的唯一选择,这正是他对中国计算机网络指明的努力方向。在这一段时间内,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纷纷把自己的计算机网络传输协议统一到TCP/IP协议上来。
      从整个事件进展中,我体会到,普林斯顿会议之所以能重视中德网络合作项目,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中国的认可性贺信遭到白宫否决后,为何又能重新获得默许?这与中德合作项目推动了网络传输协议的统一有关。当然也与措恩教授已经取得这些国际网络领导者们,或者称之为国际共同体的完全信任和尊重是分不开的。
 
积极推动网络普及 促进交流惠及全社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正值西方国家对华封锁和技术进口限制。当卡尔斯鲁厄大学利用获得的资助购置了一台VAX-Ⅱ计算机,决定使用UNIX系统时,中国却因进口限制迟迟买不到VAX机,为了尽快推动项目取得进展,最后还是使用7760机和经过修改的B5-2000系统。
      项目进行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信道问题,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数据网络,只能依靠北京电信管理局的现有数据传输设备加以解决。在王运丰教授、措恩教授、李澄炯所长和史寿生主任的主持下,项目组中外专家经过两年的多方案试验和修改,遇到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们没有退缩,前进的信心依然无比强烈。通过连续奋战,最终找到了一个简便而且有效的方案:先利用电话拨号连接,再经过已引进的联机检索系统,通过卫星线路至意大利,再进入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1988年3月,国家机械委唐仲文副部长和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李祥林主任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计算机国际联网讨论会”,国内有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共32个单位参会,国外有德国、荷兰、爱尔兰等国科技网的代表参会。会上着重讨论了如何实现国际联网和国内的网络运行问题。会议认为,在我国通信设备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利用市话和长话线以拨号形式通过计算所(ICA)7760机进入国际网是可行的。按照国外经验和邮电部门的要求,应当先组织起来后建网,确定成立中国计算机科技网(CANET)推进协会。
      王运丰教授当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为了解决国内建网和网络运行问题,他曾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写出提案。其中,1988年8月经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答复的0841号提案和1989年8月经国家科委办公厅答复的1551号、1820号提案中都明确表示:“中德网络合作项目意义重大,应抓紧进行。”并表示,“同意计算所(ICA)在运行中可以收取合理费用。”
与此同时,王运丰教授还给国家科委宋健主任写了关于建立中国科技网有关问题的报告,宋健主任在批示中指出:“我觉得这是科技对外开放的重要活动,应给以积极支持。”根据这一批示精神,国家科委于1989年1月18日召开了科技计算机网络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参加。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先用电话拨号方式联接国内各单位是可行的。这对开展科研工作十分有利。会后,经1991年4月为止的统计,国内相继进网的众多单位已与34个国家建立了电子邮件传递,建立联系的有22个国际网络。

 
历尽坎坷终不悔 忠诚报国赤子心
 
      1938年,风华正茂的王运丰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愿,飘洋过海,到德国留学。1945年毕业于柏林技术大学机械系。1952年,他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离别德国妻子,放弃家业,携带三个孩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回国后,他果断选择了二机部六局(坦克局),愿将毕业精力贡献给兵器工业。
      开始来坦克局任副总工程师期间,他曾为坦克发动机制造厂实施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做了大量推广工作。在“一五”和“二五”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1956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他主动要求下放到大同616厂担任副总工程师,协助工厂在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受到工厂广大职工的高度赞扬。不久,妻子从柏林来到北京,一家人终于团聚。但妻子在北京一年多时间里,他却大部分时间出差在外,妻子再次向他提出全家回德国的恳求。这是王运丰面临的又一次选择,事业还是家庭?他初衷未改,依然选择了事业,于是妻子只好孤身回国。
      文革期间,他已年近60岁,受到较大冲击,被下放到河北蔚县劳动锻炼。直到粉碎“四人帮”,他才被任命为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管计算机技术发展业务。1977年,在他的建议下,组建了兵器工业计算机中心站。在获准引进国外大型机时,正值西方国家对华进口限制,这时王运丰通过曲折的对外关系,才引进了西门子7760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王震副总理的嘱托,他多次出国与德国科技界建立学术交流关系,仅1983-1987年五年间就邀请国外专家82人次参加交流会,大大推进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1985年王运丰被聘为国防科工委计算机顾问。
      由于王运丰教授在中德科技工作者之间开拓性的工作和贡献,1987年5月4日西德总统授予王运丰教授大十字勋章以资表彰。并在西德驻中国大使馆举行了授勋仪式。遵照领导指示,1987年7月10日,在波恩中国驻西德大使馆举行了答谢宴会。第二天西德各大报纸都以显著版面刊登了王运丰的照片和事迹。
      王运丰同志一生多坎坷,但他坚信党,跟党走之心从不动摇。他勤奋,实干,不图名,不唯利。几十年来不知写了多少次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87年加入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耄耋之年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王运丰教授曾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九十年代初期,他年老体弱,步入80岁高龄,在家休养期间,他仍然不忘为欧美同学会做大量维系海外中国学子的情感工作。王运丰同志终因勤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1997年4月29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曾经沐浴过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他深知西方科技对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意义,他始终把“祖国高于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行动上,努力把个人的才智、理想和对科学的追求与祖国的繁荣富强及人类的和平发展结合起来。
      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学术应用初期阶段,他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绩使得中国成为较早进入全球性网络的重要成员,让中国人能亲历到互联网发展的整个过程。
      王运丰,功不可没!我们兵器人永远铭记这位专家!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