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专题报道 查看内容

高举创新大旗 打造百年强企——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创新模式的探讨和启示

2013-6-4 10:47| 发布者: 钟森| 查看: 728|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尔胜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自1964年建立以来,经历了47年的发展成长,法尔胜从当初的手摇麻绳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以金属制品为主业,涉足光通信、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国际化、多元化生产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6.36亿元,入库税金17.8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7.92%,总资产达79亿元。纵观法尔胜47年的发展历程,表面上看是从“麻绳”、“钢绳”到“光绳”的跨越,但本质上是集团不断加强技术应用、技术发展、技术创新的过程。法尔胜集团连续20年保持中国金属制品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入围“中国500强”。2009年,法尔胜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苏南地区首批、首家“国家91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法尔胜承担的“耐久型超高强度平行钢丝拉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7年来,法尔胜坚持创新理念、全方位实施科技创新,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体系完备的创新模式——“法尔胜模式”。总结概括“法尔胜模式”,其精髓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战略为支撑,以企业文化为保障的创新模式。

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建全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创新激励机制以及“一站两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法尔胜构建起宏伟的创新大厦,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是法尔胜科技创新的关键。法尔胜在创新机构设置时,高度重视“三个结合”:技术开发与工程装备的紧密结合,工艺改良与节能增效的现实结合,产品产业与信息导向的有机结合。早在2008年初,法尔胜就预见性地整合重组了创新机构:技术中心、工程装备中心和信息中心。技术中心是法尔胜泓昇集团、乃至全国金属制品行业中一流的技术权威部门,为将来的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工程装备中心与技术中心紧密结合,是法尔胜创新研发的左膀右臂,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的设备改进,运用全球的眼光,消化吸收国际先进装备的生产技术,不断满足新产品、新工艺以及节能减排等对新装备的要求,打造核心竞争力;信息中心由战略发展部、改组后的投资管理部和进出口信息中心组成,在把握战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对各个主打产品摸清市场,找出与同行、同类产品的差距,及时提供每项产品的世界顶尖技术和先进理念。2009年上半年法尔胜还完善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知识产权研究和管理办公室”。

在完善机构设置的同时,法尔胜完善了三个层面的创新研发体系。一是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86年法尔胜公司建立了国内同行业第一个专业技术开发机构——江阴金属制品研究所,1998年成立了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4年成立博士后工作站。二是建立检测中心和下属公司的研发中心。法尔胜材料测试中心固定资产投入达1000多万元,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其检测报告得到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认可;法尔胜集团下属公司都成立了研发部门,分别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三是进行企业职工层面的小改小革。充分发挥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积极性,破除“科技人员只管技术、工人只管干活”的观念,大力开展群众性技能竞赛活动,企业员工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二是创新机制建设。长期以来,法尔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2008年公司设立了3000万元的“企业创新基金”,首次提出了“科研项目立项制度”,明确了“项目评审制”是选拔领军人才、成果评审、新产品研发方向的重要途径,鼓励科研人员通过“项目制”载体及“效益提成”的薪酬体系,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提高经济收入、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学术地位。同时,以备案的方式对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的双革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进行管理。2010年,在各成员单位申报的基础上,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组织公司内部相关技术、管理与财务专家对科研项目立项进行严格评审,确定了6个项目为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7个项目为技术创新项目,并立项备案双革四新项目100多项,QC小组18个,合理化建议30多条。公司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创新月”,通过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在部署下一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对过去一年中取得突出创新成效的单位和个人按贡献大小进行奖励,通过设立科技进步奖,对承担集团公司创新基金项目或技术创新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攻关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作为内部创新工作管理的日常机构,法尔胜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对创新基金项目每月进行一次跟踪考核,对技术创新项目每季度进行一次跟踪考核,并对完成计划任务的项目组织验收与评价。

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在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测中心的基础上,2010年法尔胜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又取得了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造血”机制。经科技部批准,法尔胜正式组建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该领域创新工作的“国家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金属线材制品领域的技术竞争。目前,法尔胜已形成了“一站两中心”的研发平台(即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牢牢掌控了金属制品行业的话语权。

同时,法尔胜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全面展开。建立了企业院士工作站,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赵连城院士团队进行全方位合作,利用院士团队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帮助法尔胜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对创新基金和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评审、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在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为法尔胜的创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外援支持。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全面合作协议,将技术需求与技术资源有效对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为法尔胜的自主创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支撑。

二、以人才战略为支撑,不断夯实创新基础。法尔胜始终秉承“用情感人、以情留人、盛情育人”的人本理念,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优化留才、聚才综合环境。

一是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产业。法尔胜始终把引进、用好人才作为根本战略任务,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来一个创新项目、育成一个新兴产业。早在1998年,法尔胜就引进我国桥用缆索制造产业创始人宁世伟,担任缆索公司技术总负责人,他发明了斜拉桥拉索PE热挤防护技术和PPWS索股制作技术,他领衔的技术团队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9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技术在南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苏通大桥等数百座大桥上广泛应用,使法尔胜成为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斜拉索和悬索主缆PPWS索股生产安装技术,以及缆索的抗风振、抗雨振以及主缆防护、防腐等高新技术,一跃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最先进的路桥用材及缆索生产基地。近年来,法尔胜注重加快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步伐,已引进4名海归高层次人才。2010年又从美国OFS公司(原朗讯科技)引进特种光纤预制棒研发和生产专家蒋弘谷,极大地提升了特种光纤的研发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但使特种光纤产业化前景更为广阔,而且每年将为国家节省光纤进口成本近40亿元。

二是多措并举招引人才,形成人才优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广开引才渠道,以人才优先发展保证企业旺盛生命力。主动出击“请”人才。法尔胜每年要组织10次以上的海内外招贤揽才活动,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通过合作开发项目引进人才。法尔胜不仅拥有江阴企业引进的第一个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而且较早地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办了工程硕士班、专升本学历班及MBA研修班,以合作办学引人才。创优平台“聚”人才。以“一站两中心”为创新创业载体,并与市政府合作创办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为各类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承担6个国家级项目、3个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的研发。2008年引进赵霞博士后,围绕法尔胜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特大桥梁用高强度、耐久型缆索材料开发——桥梁用智能缆索研究及产业化”课题全面展开,已成功地将特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埋入缆索中,实现了对缆索整体索力、温度的测量,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而且推动了成果产业化进程。2010年集团又从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和哈工大招收了两名博士进站工作。国际合作“聘”人才。与世界500强企业合资,与丹麦国家金属研究所、加拿大McMaster(麦克马斯特)大学等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现有6名外国专家常年为公司提供智力服务。

三是不断加大育才投入,打造学习型企业。法尔胜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育才环境,打造学习型企业。近年来,法尔胜广泛开展输送高层干部赴高校“专训”,组织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内训”,开展基层班组长管理人员“轮训”,推行生产技工岗位“普训”。2009年,法尔胜与国内知名的“影响力教育集团”合作,投入近400万元,每月进行23期的集团中高层干部和职能部门人员的各类培训,受训人员超过1400人次。2010年,选送3名高级干部参加南理工EMBA学习,投入200多万元选送了43名集团中层干部参加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经理人核心课程研修班”学习,选送1名干部参加了复旦-花旗高层经营人员研修班。对生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采取通过职业培训鉴定工作,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实战与理论培训,进行技能工资评定,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调动创新积极性。法尔胜先后出台了《科技拔尖人才选拔办法》、《关于设立优秀人才推荐奖的决定》、《优秀博士后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对人才给予全方位的倾斜和优惠。如为宁世伟提供专车、赠送住房、购买商业保险的基础上,其个人还享有缆索公司每年效益5%的提成,年收入近百万元;给特种光纤预制棒研发和生产专家蒋弘谷每年60万元的固定报酬,并拿出特种光纤实际完成总销售额的2.5%对其奖励。这些举措既调动了科技人才潜心科研、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勇于攀登、永不满足,追求事业永无止境的热情。

三、以企业文化为保障,不断激活创新源泉。法尔胜将科技创新、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五项内容视为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其中把企业文化比喻成水,水,是生命之源,活力之基,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增强了向心力。

一是引导宽容失败、鼓励成功的创新文化。法尔胜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个“宽容失败、鼓励成功”的氛围,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环境。在“创新失败给鼓励,创新成功给奖励”的指导方针下,“创新”二字已经深深扎根法尔胜每一个员工的心中,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

二是打造“点石成金”的管理文化。法尔胜坚信“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企业是管出来的。高效的管理犹如三昧真火,能铸就有生命力的企业。”法尔胜是国内同行中第一个实行CIMS管理的企业,《“抓两头,控中间”目标成本管理法》曾获冶金部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以人为本,科技立厂,以质取胜,管理求实”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2010年获得了“第三届无锡市长质量奖”,并在江苏省冶金系统推广应用。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法尔胜也不断推动管理水平的创新发展,将“把握好成长方向,控制好成长速度,协调好成长动力”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打造“百年长兴企业”的企业管理目标,引导企业走向科学、法制、规范、精细化的道路。

三是坚持“为商如土”的诚信文化。法尔胜将“人无信不立,厂无信难成,誉从信中来”这条宣传标语刷在车间走廊里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全员。作为无锡市第一批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法尔胜“十一五”期间上交税金47亿元,从不拖欠工资,职工年收入每年有增长。为了在改革中切实关心员工的利益,关注员工的长远发展,法尔胜还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倡导一种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在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的同时,法尔胜还时刻不忘自己“企业公民”的责任,近几年的社会公益支出超2000万元,在全市企业界首家成立江阴市慈善总会法尔胜慈善分会。

法尔胜是我市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法尔胜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从“江阴制造”到“江阴创造”的创新发展史,是一部从国内第一到世界领先的科技进步史。法尔胜泓昇集团在创新工作上的举措,对全市工业企业有以下几点启示:

法尔胜始终坚持理念与国际对接,切实解决了为什么要创新的问题。法尔胜从创新理念开始,不守摊子、不安现状,认识到惟有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裂变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百年长兴。因此,法尔胜一方面紧抓自主创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加快企业技术、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使法尔胜一直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一直引领国内乃至国际的行业发展。

法尔胜始终坚持研发与市场对接,切实解决了怎样创新的问题。法尔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效组合科技资源,在自主创新的链条中,促进企业的关口向研发前移,研发的重心向应用前移,应用的关口向市场前移,围绕市场需求搞研发,加快开发适用技术和产品,引领社会投资和消费。法尔胜每年开发几十种规格的新品,不断巩固和提升了企业的领先地位。2010年,法尔胜研究开发经费达到企业销售额的3.8%,对科技研发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

法尔胜始终坚持人才与环境对接,切实解决了谁来创新的问题。以人为本是法尔胜创新发展的根本。法尔胜在江阴的企业中率先引进了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第一个博士后、第一个教授,这得益于法尔胜一直坚持科技立厂、人才兴厂的战略,把引进培养人才与创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结合起来,以事业聚人,以感情凝人,以待遇引人,以环境留人,为企业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法尔胜始终坚持制度与文化对接,切实解决了靠什么来保证创新的问题。法尔胜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奖优与罚懒结合起来,积极引进与逐步淘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科技项目负责制,在集团内部形成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突破和宽容失败、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灵魂,人人琢磨创新,人人以创新为荣,这是法尔胜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根本的保障。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