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艺苑长廊 查看内容

我心目中的诗意中国

2019-5-29 13:32| 发布者: 陈利娟| 查看: 723| 评论: 0|原作者: 邹嘉|来自: 华川工业

前段时间,在中央一台由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台上选手比赛的热情感染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热爱古诗的观众。

看着不同年龄层的选手积极答题,坐在电视机前的女儿也看得津津有味,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女儿今年6岁了,我陪她学习古诗已有一年,虽然不是每天背一首诗,但日积月累也能背190多首古诗了。

其实女儿长期养成的背诗习惯,也是让我倍感欣慰的。

温故而知新的习惯让她在背诗方面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在生活实践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她吃饭的时候掉了几粒米饭在桌上,她都会捡起来吃了。我会告诉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去到某个景点,我也会和她一起吟诵:“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或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通过背诗,我还间接告诉女儿一些人生道理。比如她在小学比较内向,要好的朋友不是很多,为了怕她不自信,我引用高适的《别董大》中的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鼓励她。

学习古诗,不但学会了认字、吟颂,还可以跟古人做跨越千年的“知己”。

因为读诗认字,看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文字,而是内心的感动和美好,真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有人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虽然女儿目前只有100多首诗在心里,但也开始引用其中的精华表达内心的想法了,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陪女儿学古诗,一年四季都如在梦境一般,岁月静好!

春天到了,常常带女儿和亲朋好友一起出游,记起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心里如春风般温暖。偶尔经过别人家的铁栅栏,还能看到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或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夏天雨过天晴,蓝天白云的时候,远远望去对面的龙泉山脉,让我想起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三圣乡的荷塘月色是夏日必来的景点,“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天,我和女儿一起吟颂王唯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感觉秋季的灵动如画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冬天,柳宗元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猛的一下寒气逼人。

有一次我问女儿,在你会背的唐诗里,最喜欢哪一首,她认真的告诉我说是孟郊的《游子吟》。这首有点偏长的五言绝句居然是女儿的最爱,我有些意外,同时也感觉到些许的欣慰。虽然才6岁,能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已不易,能欣赏它并爱上这首诗,说明女儿不仅仅是在背诗,更是在学诗。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之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女儿也许不能很完美地解释这首诗的意思,但她无意识的选中这首诗,说明她潜意识里已爱上了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希望她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个繁杂的社会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疲惫、不堪的烦躁,而应是洗涤内心的平静与坚强,如心灵鸡汤般的正能量。

学诗就会让你拥有这种力量。

在陪女儿学古诗以前,我对当今社会有种“登幽州台歌”的悲愤,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学习古诗后,发现诗中的美好洗涤着我烦躁的情绪,先人笔下的智慧净化着我愤怒的内心。

我整个人就像一颗棱角分明的顽石被扔进江河边的沙滩上,逐渐变成了一颗温润圆滑的鹅卵石。它帮助我用心去发现生活的美,用心去捕捉美。

也许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成千上万的人的力量,有你有我就能照亮整个世界的黑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就如同一股清流,温润着你我的心。通过这条纽带,我和女儿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入和融合。谢谢这股温柔的力量,它不急不慢刚刚好。

谢谢它让我看到更多世界的美好一面,谢谢它小到让我看到亲人之间的互助,女儿的成长和爱人及公婆的付出,大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和修葺,都给予我无穷尽的帮助。

我陪女儿读古诗,不仅仅是“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么简单,而是文以载道,在传承、欣赏、享受我们中华文明中的精髓,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积累,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延续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相信如果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福和自信的人,没有人会反驳。因为我们亲身经历了中国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亲眼目睹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壮大。从贫穷到富裕,从自卑到自强。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让中国古诗这块瑰宝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