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企业文化 查看内容

一张小报见证望江大发展

2013-6-26 16:14| 发布者: 余志兰| 查看: 873| 评论: 0|原作者: 范颖

   在我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三份《望江》报,来办公室的人总要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展示这三份报纸呢?
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分别代表着望江公司从80年代的蓬勃发展到90年代的举步维艰到新世纪再次腾飞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看着它们,望江的发展犹如近在咫尺。
   自1984年初《望江》报复刊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望江》报却陪伴着望江一路同行,走过了一段坎坷的道路,留下了一串厚重的脚印……在1984年料峭的春寒中,几经周折的《望江》报终于像那傲霜绽放的红梅一样与望江人见面了。虽然,它与它的前身——《战斗报》、《望江简讯》一样仍是以生产报道为主,但它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写作方式深受望江人的喜爱,当时只要报纸一到,大家都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因为它是咱望江人自己的报纸,我们可以从报纸上看到望江正呈现出军、民品并驾齐驱、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望江正在“抓紧重型汽车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望江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军民结合先进单位”、望江的“砂库工程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全优工程”……这一条条鼓舞人心的消息,从《望江》报上进入了职工的眼帘,更走入了职工的心坎儿里。他们纷纷用握惯了刀夹量辅具、摇惯了车床的手拿起了笔,宣传报道身边出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同时也在《望江》报的副刊里尽情抒发对望江的热爱之情!整个80年代,望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潮,而《望江》报也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90年代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望江的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军品订货锐减、民品销售进入低谷、大批工人下岗、科技人员也纷纷“下海”或跳槽,《望江》报上见得最多的不是“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就是“克服困难”、“扭转局面”……而《望江》报也不再是望江人手中的“香饽饽”,不仅上班没了兴致,业余时间也不会再花时间去码副刊上的“豆腐块”儿了。这时的《望江》报也如面临重重困难的望江一样在苦苦支撑着。究竟是继续作懦夫百无聊赖地躺下去,还是作真正的男子汉顶天立地站起来?究竟是继续萎靡不振窝窝囊囊地过日子,还是重振雄风打开一片新局面?望江斩钉截铁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从自己所熟悉的军品入手。该产品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具有6000多个配件、30000多个零部件的高难度军品,它凝聚着全体望江人十年的心血,不仅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大阅兵,而且使望江重点保军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巩固。
   在新的世纪,望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渐入佳境,车间里又响起了彻夜运转的机器轰鸣声,科研所里又见到了技术人员加班开发产品的身影,一项项研制项目被设计定型、投入生产,一封封感谢信从列装部队传来……这一篇篇利好的消息从《望江》报上传来,精神为之振奋的望江人底气有了、信心足了、钱包也鼓了,他们不仅工作得有声有色,他们也将快乐的足迹洒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风情的九寨”、“美丽的宝岛——台湾”甚至“欧洲游见闻”都成了副刊上的内容。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让望江人尝到了望江发展的喜悦,开始整装待发踏上了向“211战略”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
    如今,在轰鸣的机床旁,在通宵达旦的靶场边,哪里有望江人忙碌的身影,哪里就有我们望江新闻工作者的身影;那些无私奉献的望江人,那些艰苦的工作环境,成为激发我们新闻工作者写作热情的不竭动力。一张张崭新或发黄的照片,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故事,一行行记录历史的文字,一篇篇凝固时光的报道,见证着望江的变革与发展。《望江》报从一张四开四版的铅印小报到四开四版的彩版胶印小报,办报环境发生了变化,办报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见证着望江令人感叹、让人惊讶的辉煌嬗变,也将为世人呈现望江在“211战略”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