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评论观察 查看内容

创新需要用死磕与硬扛打通关

2023-8-30 16:49| 发布者: 王希| 查看: 259| 评论: 0|原作者: 石沸山|来自: 中国兵器报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大事,中国汽车界的喜事,也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创纪录的事。在这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却在发布现场几度哽咽,直言“背后的辛酸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怕等不到(新能源汽车的——引者注)春天”。

2003年1月,比亚迪从电池行业杀入汽车行业,消息宣告当天,比亚迪港股股价从18港元暴跌至9港元。2004年,比亚迪携3款新能源概念车首次参加北京车展时,行业内甚至还没有“新能源汽车”这一专有词汇。4年后,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却没有引发市场追捧;因销量多年徘徊不前,2018年,摩根士丹利下调比亚迪的评级为“减持”。2019 年,比亚迪迎来至暗时刻,王传福说:“真的差点就走不下去了!市场份额小加上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突破,插混技术路线在彼时已被很多车企放弃,比亚迪内部也有争议。我还是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我也认了。”

凭着“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坚定信念,比亚迪一直把技术自研作为“坚定选择”“唯一选择”,由最初的被人“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逆袭成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创造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成功样板,奉献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创新经典案例。这种死磕创新的韧劲,感人至深;面对挫折与质疑硬扛的定力,引人深思。

其实,在创新路上死磕与硬扛,比亚迪并不是孤例,以创新著称的华为,固执和执拗毫不逊色,几十年埋头耕耘通信赛道,“我们这三十年,是几十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几百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后来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我们总能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更何况我们炮击这个‘城墙口’的‘弹药量’已经是每年200亿美金(研发),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敢像我们这样,对着同一‘城墙口’有这么强大的炮击量。”任正非说。

在创新路上死磕与硬扛,并非比亚迪和华为的独门绝技,而是公开的秘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创新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大多数时候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羊肠小道和漫漫征途,必须下定“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决心,保持“结硬寨、打呆仗”的执着,花前月下的浪漫、鸟语花香的惬意、风行水上的轻快,虽然不是创新的死敌,至少不是创新的常态。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五十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就是‘失败’两字。”成功铺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的科学家威廉·汤姆孙,用毕生创新实践证明:非死磕无以成功,不硬扛难以突破。

在创新路上死磕与硬扛,看似是傻办法、笨功夫,实际是创新的“杀手锏”,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之所以这么说,是认识论的机理所决定的。列宁明确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由此可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绝非像照镜子那么简单,一眼就能看透其本质、洞悉其规律,只能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破疑前行。在这一过程中,出错、失败在所难免,真正的勇士不惧怕失败、敢于承认失败,因为他们懂得失败的价值,就是激励另辟蹊径、打起精神重新来、总结经验继续干。

在创新路上死磕与硬扛,蕴含着由量变引发质变的客观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突破。创新就是闯无人区,向未知的领域发出“天问”,很多时候是从空白起步、从零开始,无论是廊清云遮雾绕的困境,还是战胜气势汹汹的“拦路虎”,无论是打败预料的挑战,还是驱除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往往不是灭此朝食的歼灭战,而是天长日久的持久战,需要用时间沉淀经验,需要积小胜为大胜酝酿成功。推动创新破浪前行,既要敢于试错,愈战愈勇、愈挫愈奋,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达目标不懈怠,穷尽所有可能;又要保持耐心与韧劲,胜不骄、败不馁,在尝试中成熟,在探索中提升,积累经验、积累知识、积累信心,提高成功率,找到未知领域的那束微光,并朝着这束微光矢志攀登、砥砺奋进,才能为幸运眷顾。

20年孜孜以求、创新不止,比亚迪用事实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期待有更多的企业死磕创新不动摇,硬扛挑战不退缩,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路上乘风破浪、奋楫争先,创造一个接一个让人惊叹的奇迹。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