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启辅助访问登录
兵器之友 首页 产业纵横 查看内容

安定车谭:忆当年,东欧也有家轿梦

2013-10-18 14:12| 发布者: 邵钰| 查看: 458| 评论: 0|来自: 新华汽车

安定车谭:忆当年,东欧也有家轿梦

 李安定(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

       前两天,在捷克的MB小城,参观斯柯达汽车博物馆,从2001年起,我曾多次来到这里,110多年历史的斯柯达有许多经典车型。足以让车迷一饱眼福。

       然而,有一块展板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导游介绍说,上个世纪下半叶,捷克老百姓想买上一辆斯柯达,过程艰巨得难以想象。首先预付2万克朗,接下来苦等6到10年。终于接到提车通知,还要带上食物和毛毯,夜以继日地排两三天的队,才能把车买到手。

       接下来,用车也不省心。展品台上摆着工具箱、行李架、地图、汽油桶。当年开车和修车是同样重要的手艺;车小,出门旅行,行李要绑在行李架上;周末加油站不开门,所以要自备汽油;没有GPS,地图当然不能少。

       不过斯柯达在苏联东欧集团还是技术最靠谱的。前些年在柏林,我领教过东德唯一的家庭车“特拉比”,车门还是硬纸做的,车里没有音像,因为车内一片轰鸣,连说话都听不见。这样的车也要排队等几年,而且几十年没任何技术改进。难怪东德人拼上性命也要翻越柏林墙。

       90年代,我不断在报刊上呼吁轿车进入家庭,中国老百姓也拥出行现代化的权利。当时我曾经在文章中写到:二战后,苏联一直对老百姓强烈的轿车需求反应冷漠。直到70年代才引进技术生产“拉达”小轿车。然而产量低,质量差,长期供不应求。90年代,终于决定在卡玛河畔新建一座年产90万辆微型轿车的工厂,无奈轿车厂尚未建好,苏联已经解体,这段历史值得深思。

       从90年代中期,中国放开了限制老百姓拥有轿车的禁忌。2001年,国家开始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造就了中国汽车市场十年井喷。常有人对我说,就是你鼓吹家庭轿车,造成了今天的排放污染和交通拥堵,其实轿车进入家庭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今天轿车暴增带来的问题,正是规律对于几十年的限制决堤后带来的惩罚。如果今天北京两千多万百姓还是如当年的我辈,天天顶风冒雨蹬自行车和挤公交和出行,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呢。

兵器之友

网站简介:兵器之友是中国兵器报主办的网站,是中国兵器报宣传报道工作的延伸,是展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体,实现了报纸上网,网报互动。

中国兵器报微博

关于我们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联系电话:023-68770767
  • 电子邮箱:bqzy@bqb.com.cn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二路77号

小黑屋|兵器之友 ( 渝ICP备0501251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